时间: 2025-05-02 05: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11
蓦山溪·青青官柳
作者: 姜夔 〔宋代〕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
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青青的官柳随风摇曳,飞来的双双燕子在其间穿梭。
楼上面临着春寒,我轻轻卷起珠帘,恍惚间一见春景。
如今春天已去,香絮随风四处飞舞,
沾湿了小路的草,惹得墙边的花朵,
这一切又有谁来管呢?
阳关已经远去,正好表明人心的悲痛。
几度轻拂行轩,想起衣冠前的尊贵易散。
翠眉如织锦,红叶如浪花题诗。
在烟雾缭绕的渡口,水亭边,心中总是先乱。
姜夔(1155年-1221年),字白石,号尘庵,南宋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抒情,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蓦山溪·青青官柳》是姜夔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惆怅。开篇的“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而接下来的“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则转向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随着春天的逝去,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整首词通过多种意象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特别是最后两句“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景,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姜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赋予了这首词丰富的内涵,使其成为词坛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情绪,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蓦山溪》中的“青青官柳”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柳树
B. 青色的山
C. 青色的溪流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春天
C. 友谊
答案:A
诗中“烟渡口,水亭边”描绘的意境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内心的迷茫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