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4:14
昔游诗 其四
作者: 姜夔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
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
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在萧瑟的湘阴县,黄陵祠显得格外寂静。
高大的乔木为楼殿遮阴,画壁也因倾斜而显得斑驳。
在芦洲的细雨中,景色显得模糊,渔舟在烟雾之外悄然归来。
重华(指重华神)难以见到,只能看到江鸥在空中飞翔。
即使没有遗憾的事情,经过这里也会感到依依不舍。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工于词,风格清丽,常以个人情感表现大自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失意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湘阴的自然景色,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这首《昔游诗 其四》通过描绘湘阴的自然风光,渗透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开篇以“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显孤独的氛围。这里的湘阴县,作为一个地名,不仅是地理的指代,更是情感的寄托,令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破败与凋零的美感。这种美感在“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中得以延续,细雨中的芦洲,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淡雅的感觉,而渔纲的归来则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往昔的回忆。
“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一句,重华的不可见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而江鸥的飞翔则代表着自由与孤独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最后一句“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突显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即使没有遗憾,曾经的美好仍然让人难以忘怀。
整首诗不乏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结合了美的意象与内心的情感,使得作品具有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虽有遗憾但仍不舍的情感。
“重华”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花
B. 美好与不可得的事物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鱼
诗中描绘的主要环境是?
A. 山峰
B. 湖泊
C. 湘阴县
D. 庙宇
诗中提到的“江鸥”象征着什么?
A. 丰收
B. 自由与孤独
C. 美好时光
D. 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