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灯词

《灯词》

时间: 2025-04-27 12:00:25

诗句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25

原文展示: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白话文翻译:

灯光渐渐昏暗,月色变得寒冷,舞者们常常在夜深时分仍然在翩翩起舞。只因为难以消尽那舞动的情意,便更向街心处嬉戏观影。

注释:

  • 阑珊:灯光微弱而已,形容灯光渐渐熄灭。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摇曳,意指舞动的样子。
  • 弄影:嬉戏玩弄影子,表示在灯光下的舞蹈或者嬉戏。

典故解析:

“婆娑”常用于描述舞蹈的优雅姿态,源于古代对舞蹈美的赞美。灯影迷离,常常在古诗中成为抒情的载体,表现诗人对夜色和舞蹈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臣,号白沙,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于世,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姜夔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夜晚的舞蹈,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灯词》以灯光和月色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舞蹈场景,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灯已阑珊月色寒”开篇,引出夜晚的静谧与孤独,而“舞儿往往夜深还”则显示出舞者的执着与热情。这里的舞者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在于对那份“婆娑意”的难以割舍,表达了对舞蹈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沉思。在昏暗的灯光和寒冷的月色中,舞者的身影显得格外动人,但这份美丽却又是短暂的,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诗人在街心“弄影看”的描写中,更是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追寻与留恋,带有几分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灯已阑珊月色寒”:描绘夜色愈发深沉,灯光微弱,月色寒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舞儿往往夜深还”:舞者们在夜深时分依然在舞动,表现出对舞蹈的执着与热情。
    • “只因不尽婆娑意”:舞者的情感无法尽释,表达了对舞蹈的热爱。
    • “更向街心弄影看”:诗人转向街心,似乎在寻找更多的美好与乐趣。
  • 修辞手法

    • 拟人:舞者的动作被赋予了情感,显示出生动和灵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形成和谐美感。
    • 比喻:灯光和月色的描写不仅是环境的烘托,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夜晚的舞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瞬间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渐渐微弱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月色:代表冷静与思考,同时也渗透着孤独的情感。
  • 舞者: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阑珊”在诗中表示什么?

    • A. 灯光明亮
    • B. 灯光微弱
    • C. 昏暗的房间
    • D. 迷离的夜色
  2. 诗中“弄影”意指什么?

    • A. 观看影子
    • B. 舞动的美好
    • C. 寻找光明
    • D. 夜晚的静谧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舞蹈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感慨
    • C. 对时间的珍惜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姜夔的《灯词》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好,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舞蹈的热情,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回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姜夔传》

相关查询

元政上人游终南 五倩篇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六理 昭亭潭上别弟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十山茶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 赵秘校见访 三月五日欲访宋中道遇雪而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题万里 采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秋月春风 牵拙 冗细 锦花绣草 自变量 包含寸的词语有哪些 俎上之肉 剽戮 废然思返 密不可分 同字框的字 包含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