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9
还深父同年兄诗卷
作者:黄庭坚
四体懒不佳,百虫夜相煎。
呼灯探床头,忽得故人编。
一哦肺渴减,再读头风痊。
清切如其人,石齿漱潺湲。
园林秋郊静,桃李春昼妍。
雍容比兴体,百物落眼前。
仍仍愁时语,听猿三峡船。
梅黄雨扑地,水白雁横天。
叹息夜渠央,屋角月上弦。
把卷著床头,我知其人贤。
昨日河间令,横胥不顾钱。
如臂使十指,从我伸与拳。
淹留落闲处,坐研考二篇。
更使有闲日,歌嘲舍兰荃。
何时造化手,端为铸龙泉。
四肢懒惰无力,夜里虫声互相煎熬。
我呼灯光探向床头,忽然找到故人的诗卷。
轻轻一吟,干渴的心情减轻,再读一遍,头痛也好转。
诗句清晰如其人,仿佛石齿在溪水中洗漱。
园林秋天的郊外宁静,桃李在春日里显得娇艳。
风度优雅如同诗歌,万物在眼前流淌。
仍旧愁苦的时光言语,听见猿鸣在三峡的船上。
梅花点滴雨水落地,白色的雁在天空横飞。
我在夜间的渠边叹息,屋角的月亮渐渐弯弦。
我将诗卷放在床头,心知其人是贤者。
昨日的河间令,不顾金钱而横行。
如同手臂使出十指,我向他伸出拳头。
在悠闲的地方留连,坐着研究考证两篇诗作。
更希望有闲暇的日子,唱着嘲讽兰草的歌。
何时造化之手,真正铸造出龙泉。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等人齐名。他的诗风深入人心,常以清新自然著称,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人情谊的怀念和对诗歌的热爱。在孤独的夜晚,诗人借故人之诗抒发心中的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
黄庭坚在《还深父同年兄诗卷》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诗人用“四体懒不佳”表达了自己身心的疲惫,而“百虫夜相煎”则暗示了在寂静夜晚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点亮灯光,偶然翻到故人的诗卷,瞬间感受到亲切与温暖。一声吟哦,既是对诗的再读,也是内心渴望的缓解。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园林秋郊静”、“梅黄雨扑地”等,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尤其是“雍容比兴体,百物落眼前”,诗人在此处将自己的精神状态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诗意的深入,忧愁和思考在“仍仍愁时语,听猿三峡船”中交织,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领悟。最后,诗人寄情于山水,寄望于未来,渴望能够在闲暇的日子里,通过吟唱来抒发情感。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真挚的情感贯穿,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对生活的深切怀念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类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百虫夜相煎”主要是为了表达:
A. 对自然的描绘
B. 身心的疲惫和孤独
C. 对故人的思念
诗人将卷轴放在床头,表达了他对故人的:
A. 不屑一顾
B. 深切的怀念
C. 绝望的情感
“梅黄雨扑地”中的“梅黄”指的是:
A. 梅花的颜色
B. 秋天的景象
C. 春天的雨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