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正月八日峡中新花

《正月八日峡中新花》

时间: 2025-05-03 19:25:45

诗句

深碧长条浅紫芽,晓丛无数傲霜华。

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45

原文展示:

正月八日峡中新花 文同 〔宋代〕 深碧长条浅紫芽,晓丛无数傲霜华。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

白话文翻译: 深绿色的长枝上,浅紫色的嫩芽初露,清晨的花丛中,无数花朵傲视着霜华。它们只因羞于在江边的梅花之后开放,所以在叶片还未长出时,就先绽放了花朵。

注释:

  • 深碧:深绿色。
  • 长条:长枝。
  • 浅紫芽:浅紫色的嫩芽。
  • 晓丛:清晨的花丛。
  • 傲霜华:傲视霜冻的景象。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未著叶时先放花:在叶片还未长出时,花朵就已经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正月八日峡中初春的景象,通过对比梅花,表达了新花的傲骨和早春的生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同游历峡中时,正值初春,他观察到峡中新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与江边的梅花形成对比,感慨新花的独特之美和早春的生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峡中新花的形象,展现了早春的生机和花朵的傲骨。诗中“深碧长条浅紫芽”一句,以色彩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新花的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晓丛无数傲霜华”则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傲视霜冻的品格。最后两句“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通过对比江边的梅花,强调了新花的独特之处,即在叶片还未长出时,花朵就已经绽放,展现了新花的早熟和独特之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含蓄,表达了对早春新花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深碧长条浅紫芽”,描绘了新花的颜色和形态,深绿色的长枝上,浅紫色的嫩芽初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第二句“晓丛无数傲霜华”,通过“傲霜华”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赋予花朵傲视霜冻的品格,展现了花朵的坚韧和美丽。
  • 第三句“只应耻在江梅后”,通过对比江边的梅花,表达了新花不愿落后于梅花的情感。
  • 第四句“未著叶时先放花”,强调了新花的独特之处,即在叶片还未长出时,花朵就已经绽放,展现了新花的早熟和独特之美。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傲霜华”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赋予花朵傲视霜冻的品格。
  • 对比:通过对比江边的梅花,强调了新花的独特之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早春新花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通过描绘新花的形象和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生机和花朵坚韧美丽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深碧长条:描绘了新花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浅紫芽:浅紫色的嫩芽,象征着早春的生机和希望。
  • 傲霜华:通过拟人化的表达,赋予花朵傲视霜冻的品格,展现了花朵的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傲霜华”一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提到的“江梅”与新花形成了什么关系? A. 对比 B. 并列 C. 承接 D. 转折

  3. 诗的最后一句“未著叶时先放花”强调了新花的什么特点? A. 早熟 B. 晚熟 C. 多叶 D. 少叶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美丽。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讴歌。

诗词对比:

  • 文同《正月八日峡中新花》与王安石《梅花》:两者都通过描绘花朵的形象,表达了花朵的坚韧和美丽,但文同的诗更强调新花的早熟和独特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同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眼儿媚(女贞木) 眼儿媚(初秋) 玉团儿(香月堂古桂数十株著花,因赋) 虞美人(咏水_花) 浣溪沙 鹧鸪天(咏二色葡萄) 南歌子(山药) 鹊桥仙(立秋后一夕) 蓦山溪 水龙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义切中抱 幺字旁的字 观开头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知机识变 欲望 有天无日 狗屁 遗落世事 如醉初醒 气喘如牛 编刬 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