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0:47
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 文同 〔宋代〕
双壁相参万木深,马前猿鸟亦难寻。 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 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 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
两旁峭壁相映,万木深邃,马前连猿鸟也难以寻觅。 云彩飘渺,断鸿的意绪难以捉摸,风声萧萧,行客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山峦如同画屏,随着峡谷的形态起伏,水流如同衣带,在岩石的阴影中蜿蜒。 一生来来往往,究竟成就了什么,不如倚着栏杆,拥鼻吟咏。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四川梓州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是文同在过朝天岭时的即兴之作。朝天岭位于四川,地势险峻,景色壮丽。文同在旅途中经过此地,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以朝天岭的险峻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峭壁、深林、云彩、风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深、萧瑟的氛围。诗中“双壁相参万木深”一句,既展现了峡谷的深邃,又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则通过云彩和风声的变化,表达了行客内心的起伏和思绪的飘渺。后两句“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变幻,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最后一句“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情感。
诗歌通过描绘朝天岭的险峻景色,表达了行客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通过对人生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和思考人生的情感。
诗中“双壁相参万木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平原 B. 峡谷 C. 森林 D. 山脉
“云容杳杳断鸿意”中的“断鸿意”比喻什么? A. 离散的思绪 B. 飞翔的鸟 C. 飘渺的云 D. 萧瑟的风
诗中“山若画屏随峡势”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