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8-12 23:08:50

诗句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08:50

原文展示: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话文翻译:

在慈恩寺的塔下题名的地方,十七个人中我最年轻。

注释:

字词注释:

  • 慈恩塔:位于长安的慈恩寺,是唐代著名的塔,历史悠久。
  • 题名:在某个地方写下自己的名字,通常是为了纪念或留下痕迹。
  • 最少年:指在同伴中年纪最小。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慈恩塔”是唐代著名的建筑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慈恩寺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建,塔下题名的习俗反映出文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中年时,可能是在他游览慈恩寺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轻身份的自省。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在文坛上小有名气,但仍感到时间的无情。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两句,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深思的情绪。诗人站在慈恩塔下,回望自己的生命历程,感慨自己在十七名同伴中是最年轻的。他用“慈恩塔”这一历史悠久的地点,暗示出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渺小。慈恩塔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诗人在此题名,似乎是在寻求一种永恒的印记。

在这两句简洁的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的年轻与同伴的年长,表达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他的年轻并非单纯的骄傲,而是蕴含着对生命的珍惜与珍视。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出一种深邃的哲思,让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慈恩塔下题名处:诗人站在慈恩塔下,意在强调这一历史悠久的地方,传达出对文化和历史的重视,同时也为后文铺垫。
  2. 十七人中最少年:通过与其他十六人对比,突出自己的年轻,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十七人中最少年”与他人年长的对比,强调了自己的年轻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慈恩塔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诗人以此作为背景,表达出个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珍惜。诗人通过自我身份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敬畏,最终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慈恩塔: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题名:象征着对个人生命的印记和对历史的追求。
  • 少年:象征着希望与未来,暗示着生活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慈恩塔”是指哪个朝代的建筑?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填空题:白居易在慈恩塔下写下的诗中,自己在十七人中是最__

  3. 判断题:白居易在诗中表现出对自己年轻身份的骄傲。(对/错)

答案:

  1. B. 唐代
  2. 年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对时间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变迁与国家的命运。白居易的语言清新平易,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夏日 小雪 过郢中 禁中垂柳 答常山屯田张中行寄赠 和天休龙图经句署怀旧忆道卿舍人并见寄 龙岩寺 汉南使君数以公醪见问 山中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钲的词语有哪些 浃汗 差堪自慰 蠹国殃民 百里才 灵廛 黄字旁的字 屈人 黽字旁的字 叫更 口字旁的字 地覆天翻 頁字旁的字 恶迹昭著 包含泡的词语有哪些 短岁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