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荔枝楼对酒

《荔枝楼对酒》

时间: 2025-05-03 21:58:56

诗句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醆,西楼无客共谁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56

原文展示:

荔枝新熟鸡冠色,
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醆,
西楼无客共谁尝。

白话文翻译:

新熟的荔枝如鸡冠般鲜红,
初开的烧酒散发着琥珀般的香气。
想摘一枝荔枝,倾倒一杯美酒,
可是西楼空无一人,和谁一起品尝呢?

注释:

  •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果肉鲜美,颜色鲜艳。
  • 鸡冠色:形容荔枝的颜色鲜红,像鸡的鸡冠一样。
  • 烧酒:一种酒类,酒精度数较高,常用于餐饮。
  • 琥珀香:形容酒的香气,如琥珀般清香诱人。
  • 倾一醆:倾倒一杯酒。
  • 西楼:指诗人所在的楼阁,表示一种孤独的情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荔枝和酒的结合常见于唐代文人雅士的宴饮场合,表现了文人对美食美酒的追求以及对友人聚会的渴望。唐代的诗歌中,常常用美酒和美食来表现生活的享受与孤独的对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居住,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独与寂寞。诗中通过描绘荔枝与酒,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荔枝楼对酒》是一首表现孤独与思念的诗。诗的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色泽和酒的香气,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美味的荔枝与香醇的酒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丰盛而又诱人的场景。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转向了孤独的情境,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没有朋友相伴,独自品尝,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唐代文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荔枝和烧酒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荔枝和酒的美好,表现出一种丰盈的生活氛围。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这一切的渴望。
    • 第四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突显出对友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鸡冠色”形容荔枝,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荔枝与酒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因孤独而生的惆怅。诗人在享受美味时,反思自己缺少朋友的聚会,展现了对友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荔枝:象征美好与丰盈,代表生活的乐趣。
  • 烧酒:象征情感的交流与分享,代表人际关系的亲密。
  • 西楼: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荔枝与酒
    • B) 诗人和朋友
    • C) 西楼和夜晚
  2. 诗中提到的“鸡冠色”是形容什么?

    • A) 酒的颜色
    • B) 荔枝的颜色
    • C) 诗人的衣服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A) 荔枝与酒
  2. B) 荔枝的颜色
  3. B)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荔枝楼对酒》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酒的主题,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饮酒态度。这种不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读书山寺寄问城间诸友 喜蒋德瞻还里 舟行寄赵端行 赠孙季蕃 赠鲍居士 游仙篇 送赵嗣勋 送叶任道 送翁应叟 送奭公抄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旆的词语有哪些 谐畅 病议 金字旁的字 回霜收电 艸字旁的字 爱憎无常 叔子 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廉明公正 支字旁的字 载驰载驱 得人为枭 包含微的成语 斑阑 隶字旁的字 家徒四壁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