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46
赋凌云寺二首
作者:薛涛
闻说凌云寺里苔,
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
似待诗人宝月来。
闻说凌云寺里花,
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
镂出瑶台五色霞。
全诗翻译:
听说凌云寺里长满青苔,
风高日近,尘埃几乎绝迹。
横亘的云彩点染了芙蓉色的墙壁,
仿佛在等待诗人来临,带着宝月。
听说凌云寺里开满鲜花,
飞舞在空中,沿着石阶追逐斜阳。
有时锁住了嫦娥的明镜,
雕刻出瑶台上的五色云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涛(约768-831年),唐代著名女诗人,生于四川,因其才情和美貌被誉为“女才子”。她的诗歌以清丽、婉约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赋凌云寺二首》是薛涛在游览凌云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的自然景色与宁静之美,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诗歌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
《赋凌云寺二首》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凌云寺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通过“闻说”引入,表现出一种间接的、传递的感受,仿佛诗人并未亲身经历,却对寺内的美景充满向往。接着,诗中描绘的青苔、风、高日、横云等意象,展示了凌云寺的清幽与宁静,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桃源。
在第二首中,诗人在描绘花朵飞舞的场景时,巧妙地将嫦娥的明镜与瑶台五色霞结合,形成了一种神秘又梦幻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两首诗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唐代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凌云寺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宁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赋凌云寺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嫦娥”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横云点染芙蓉壁”中的“横云”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