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26
九日遇雨二首
作者: 薛涛 〔唐代〕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
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
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在万里之外,狂风呼啸,北方的寒气扑面而来;江城里显得萧索,白天阴沉沉的。谁来怜惜我无法登山游玩,真是可惜那寒冷的花朵却如金子般灿烂。秋天的茱萸节日,佳期被雨水阻挡,金色的菊花和寒花在院中散发着香气。神女想要来访,显然是有意,却先让云雨笼罩了池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2年),字晓卿,号涛,唐代女诗人,出生于成都,因其才情与美貌而受到赞誉。她的诗歌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常涉及山水、花草等自然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时,正值秋季,天气转凉,诗人因阴雨天气未能如愿登高游玩,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九日遇雨二首》通过描写节令的变幻与自然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万里惊飙朔气深”以气象描写引入,展示出秋冬交替时节的寒冷,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个人情感为中心,表达了无法登高的惋惜之情,"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一句,情感真挚而细腻,运用了“寒芳色似金”的比喻,巧妙地将秋花的美丽与失落的心情结合在一起。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节日的氛围,"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描述了秋节的欢乐与香气,尽管节日被雨水阻隔,但仍能感受到菊花的芬芳,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中,诗人以神女的意象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带有对现实中阻碍的遗憾,整体情感由低沉转向期盼,富有层次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雨天,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反映了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芳”指的是什么花?
A. 桃花
B. 菊花
C. 荷花
D. 兰花
“茱萸秋节”是指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元宵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诗中“先令云雨暗池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欢快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薛涛的《九日遇雨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的和谐美,而薛涛则通过节日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