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15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凤凰的策马飞舞,联结着国家的繁荣,春天来临,却未能乘坐仙舟归去。
思乡情切,南渡之际,想起了家乡的菰米,泪水滴落在东风中,躲避着盛开的杏花。
傍晚时分,黄莺在庙院中歌吟,懒散地消磨着日子,寄宿在僧人的家中。
一般的情感应该让人相信,门前静谧的草地上,树影斜斜地投射下来。
郑谷(约 840-901),字用之,号阮亭,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写于郑谷在京城外游历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了深厚的乡愁和内心的孤寂。开篇以“凤策联华”引出国家的繁荣,接着“春来偶未上仙槎”则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尽管春天来临,他却未能如愿以偿,心中充满了失落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乡土的思念,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与愁苦,菰米的意象既是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吟聒暮莺归庙院”这一句则描绘了黄莺归巢的情景,融入了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睡消迟日寄僧家”则体现了一种消磨时光的无奈与安然。最后两句“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充满了纷扰,但心灵深处依然能够找到一丝安慰。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使得情感更加凝练,意象也更加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张力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深度。
凤策联华是国华中,“凤策”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贫困
C. 离别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菰米”主要代表了什么?
A. 思乡之情
B. 离别的痛苦
C. 生活的富饶
D. 友谊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失落
D. 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