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行路难 其五十三

《行路难 其五十三》

时间: 2025-04-26 22:31:47

诗句

此生已信付寒灰,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1:47

原文展示:

此生已信付寒灰,
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
尚留俗相与人猜。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我已经将一切都交给了寒灰,
世俗之外的惊疑究竟来自何方?
只是我的禅心还未完全死去,
仍然留有世俗的形象让人猜测。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生:这一生。
  • 寒灰:指烟火熄灭后的灰烬,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虚无。
  • 物外:指世俗之外。
  • 惊疑:感到惊讶和疑惑。
  • 禅心:指修行者的内心状态,通常与宁静、超脱相关。
  • 俗相:世俗的表现或形象。

典故解析:

  • “寒灰”不仅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修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2年-1715年),字惟正,号澄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个性洒脱,追求自由和高洁的生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世俗纷扰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对宁静与超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此生已信付寒灰”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诗人似乎已将自己的一切理想与追求交付于虚无的“寒灰”。而“物外惊疑何处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对于世事的迷惑与不解,仿佛在追问世俗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我修行的反思。他的禅心虽未完全死去,但仍然被世俗的形象所困扰,留给旁人猜测的空间。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对世俗的质疑,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丝幽怨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思索,也是对自身修行状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寒灰”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一种对宁静和超脱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生已信付寒灰: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放弃,似乎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无常的命运。
  2. 物外惊疑何处来:在世俗之外,诗人感到迷惑,似乎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3. 自是禅心死未尽:虽然诗人的内心有了变化,但对“禅心”的追求仍在。
  4. 尚留俗相与人猜:世俗的形象仍旧影响着他,给他带来了困扰与猜测。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寒灰”与“禅心”的对比,形成了内心的冲突。
  • 象征:寒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禅心则象征内心的追求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修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与内心的挣扎,渴望超脱与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灰:象征人生的虚无与无常。
  • 禅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俗相:代表世俗的形象和人们的看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幸福
    B. 虚无
    C. 财富

  2. 诗人对“禅心”的态度是?
    A. 完全放弃
    B. 仍在追求
    C. 不在乎

  3. 诗中提到的“物外”的意思是?
    A. 物质世界之外
    B. 物质世界
    C. 重要的东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探讨超脱与宁静的主题。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对比:

  1. 王维《终南山》与钱澄之《行路难》:两者均探讨了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而钱澄之则关注内心的挣扎与世俗的困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澄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蝶恋花·寒雨霏霏江上路 宴春台(追和张子野韵赠陈德甫侍儿)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赠蔡道人 送心上人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题无为秀溪亭 题时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尔巴尼亚 恍恍荡荡 叶绿素 直节劲气 包含僧的成语 煎豆摘瓜 清浊同流 扬名后世 罪逆深重 挑三豁四 虎字头的字 韋字旁的字 作善降祥 采字头的字 包含魄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