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42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作者:岑参 〔唐代〕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清晨的笛声让我泪流满面,秋天的冰冷声响如马蹄声响起。
我身在异乡,远离故土,万里之外是胡人的天空。
整天都在目睹征战,连年都在听到战鼓的声音。
故乡的山在哪里呢?昨天我梦见了那清澈的小溪。
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征战、边塞风光以及游子思乡之情。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岑参任职于边疆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厌倦。作为边塞诗,反映了唐代频繁的战争和士兵的艰辛生活。
岑参的《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通过清晨的笛声和马蹄声,引入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晓笛别乡泪”,以清晨的笛声为引,瞬间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情绪,仿佛在耳边回响,不禁令人泪流满面。接着“秋冰鸣马蹄”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孤独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让读者感受到身处异国的无奈与无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期盼。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展现了平民百姓在战乱之中饱受离愁别绪的苦楚。最后一句“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梦中的小溪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于现实中的孤独与困苦。岑参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情感冲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战争的厌倦,展现了游子在异乡面对战争与思乡情感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晓笛”指的是什么?
“终日见征战”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故山”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