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51
作者:岑参 〔唐代〕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在井边的桐树叶上,淅淅沥沥下着雨;灞亭的秋风轻轻卷起。
我的老朋友刚刚在战场上获胜,骑着马归来到了山东。
我想问你,今年已经三十岁了吗?能让你的名声传遍人间。
你看那三座高峰直插云天,五千仞的高度,正如你才华横溢的文章。
像你这样的兄弟在世上实在罕见,雄浑的辞句和健壮的笔力如飞翔般美妙。
将军的金印和紫绶光辉夺目,御史的铁冠与重绣衣裳更显威严。
乔生担任官职已经很久没见,特意问你一声平安如何。
魏侯的校理现在怎么样?前几日来人,却没有你的书信。
陆浑山下的美景值得一游,闲暇时光可以去看看。
我自知青云之志尚未实现,谁知白发却偏偏逐渐增多。
酒坛上青丝和白玉瓶,分别时相视一笑,酒如倾泻而出。
摇动鞭子,挥手告别,忽然间你便消失不见,千树万树的蝉声空灵回荡。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放和奔放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战斗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岑参与朋友魏升卿送别之际,表达对好友的祝福和相聚的惆怅,同时也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送魏升卿》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岑参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诗开篇描绘了秋雨与秋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诗人在询问友人的年龄时,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经历的关心,也暗示友人应有的成就与名声。
诗中多次提及高峰与雄辞,将友人的才华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显示出诗人对友人非凡才能的赞美。同时,作者通过描绘官职和荣誉,反映出唐代的官场文化与对名利的追求。最后,诗人以酒作为送别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豪情与感性,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如“高峰直上五千仞”夸大了山的高度,突显了友人的才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谊、理想与人生的无常展开,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灞亭”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友人的年龄表示关心,他想知道友人几岁?
诗中提到“青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岑参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