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3:19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
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
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镜子里映出的是我渐渐白发的悲伤,空山寂静,我将此身寄托于此。白云是我心灵的家,读书却常常导致贫穷,懒得去垂钓也只会随着时间变老,醉心于春天的酿酒。桃花盛开的时代让我迷失,桂树则让我与幽居的人亲近。官帽与轿子正好出现在城郊,而我却在柴荆中无所依托。唯有忧虑千骑来访,石路上却又扬起了尘土。
刘长卿,字景文,号宗孟,唐代诗人,生于676年,死于740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被贬滁州期间,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刘长卿的《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思考。开篇“满镜悲华发”直接将读者引入诗人的内心世界,白发映照出的不仅是岁月的流逝,更是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接下来的“空山寄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寄托与向往,他希望能在这清幽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诗中“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读书求知带来的贫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这里的“懒”与“狂”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两面性,既有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繁华春日的沉迷。
后面两句“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通过桃花和桂树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则展现了诗人对权势与地位的无奈,官场的繁华与自己的卑微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以忧虑结尾,暗示了在纷繁的世俗生活中,诗人的内心依然难以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纷扰世俗的忧虑。
选择题:刘长卿的“满镜悲华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衰老的感慨
C. 对权势的渴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填空题:诗中“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表现了诗人对__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着诗人的家庭背景。
A. 正确
B. 错误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刘长卿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