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8: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8:26:12
调笑令 三请梨花
作者: 卢鸿基
欢乐。歌当哭。大义由来轻骨肉。
洞房原道谐花烛。肖郎一再呆木。
多情谁信春衫薄。恰是英雄巾帼。
全诗的意思是:欢笑中却透着悲伤,歌曲本应是悲哀的。为了大义,亲情似乎显得轻薄无重。新婚的房间里,原本应该是花烛交辉的快乐场景,然而新郎却一再显得呆滞。多情的人,谁又能相信这薄薄的春衫?这正是那些英勇的女子所展现的风范。
作者介绍:卢鸿基,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常常在作品中探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在大义与亲情之间,人们的内心挣扎与情感的复杂性。
《调笑令 三请梨花》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欢乐与悲哀、亲情与大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矛盾感。诗中对“欢乐”和“歌当哭”的对立描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无奈与痛苦。新婚的洞房应是喜庆的场合,但诗人却用“呆木”来形容新郎,让人感觉到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此外,诗中“多情谁信春衫薄”的句子揭示了多情的代价以及现实的无情,春衫的薄弱象征着脆弱的爱情和人际关系。最后一句“恰是英雄巾帼”则将视角转向女性,展现出她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力量,体现了一种对女性角色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当代人在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挣扎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例如,“欢乐”与“哭”的对比,体现了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情感的矛盾与复杂,呼唤对英勇女性的赞美,并反映了在大义与亲情之间的取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歌当哭”意味着什么?
A. 歌唱快乐
B. 应当悲伤的歌曲
C. 歌声嘹亮
“肖郎一再呆木”中“肖郎”指的是谁?
A. 新娘
B. 新郎
C. 朋友
诗中“春衫薄”象征什么?
A. 温暖
B. 脆弱的爱情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