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16
调笑令四首 其四
作者: 龚自珍
年纪。年纪。不比十三十四。
乳名郑重曾探。眉样蹉跎未谙。
眉样。眉样。难道峰青江上。
这年纪,这年纪,怎么能和十三、十四岁相比呢?
我乳名郑重,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
眉头皱纹交错,却未曾真正懂得。
眉头啊,眉头,难道是那峰青江上所独有的?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璐,号佩弦,晚号湘庐,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改革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情感为中心,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龚自珍通过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年纪”开篇,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年轻时代的怀念。诗人在对比中感受到自己的成熟与年轻时的天真,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乳名郑重曾探”一句,既是自我认同的体现,也暗示了作者对自我身份的思考。接下来的“眉样蹉跎未谙”,则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无奈感,时间的流逝让人愈加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一句“难道峰青江上”,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也折射出社会变迁带来的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年龄和人生的思考,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乳名是什么?
诗中“难道峰青江上”意指什么?
诗歌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龚自珍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追求。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角度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