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10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王恽 〔元代〕
纷纷末术例从谀,
邂逅淇南论有馀。
贾传自怜多感慨,
东门何意泥孤虚。
雨连宾馆留三宿,
天遣幽怀为一抒。
觉我胸中闻未有,
九峰新说历家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朋友返回北方的送别之情。作者感慨纷繁的世事,常常伴随着谄媚之风,而在淇南邂逅时,却又有许多深刻的讨论。贾谊自怜,感慨万千,而我却不明白东门外何以如此荒凉。大雨连绵,使我在旅馆多留了三宿,天意让我倾诉心中的幽怀。我感觉到心中有些未曾听闻的事情,仿佛是从九峰之上得来的新说,回忆起以前的家书。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宋末,卒于元初。他的诗歌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常常表现出隐逸、自然的情怀。王恽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创作于王恽与朋友分离之际,表达了对隐士的敬意和对世事的感慨。在元代,隐士文化盛行,许多文人渴望归隐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与隐士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纷纷末术例从谀”道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浮华,暗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真情的向往。接着,诗人回忆与隐士在淇南的相遇,表达了对彼此思想交流的珍视。
“东门何意泥孤虚”一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仿佛在质问世俗的价值。随后的“雨连宾馆留三宿”则是一种无奈的停留,雨水象征着困扰和沉重的思绪,让人难以离去。
最后两句,诗人感悟到心中有未曾触及的思想,似乎是来自于高山的灵感,表明他在此时此刻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孤独与清醒。
整首诗在探讨隐士生活与世俗之间的冲突,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王恽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东门何意泥孤虚”中“东门”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峰”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