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4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45:35
黑漆弩·游金山寺
作者: 王恽〔元代〕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邻居的严伯昌,用黑漆涂的弩来陪酒。省郎仲先对我说,词虽然优美,但曲名似乎不太雅致。如果用江南的烟雨来命名,如何呢?我回答说,曾经东坡作的《念奴娇》,后来人喜爱,改名为《酹江月》,谁会说不呢?仲先于是请我模仿。于是我便追随其声赋诗《游金山寺》。古代汉人有声乐,唐代也有音律。而如今的乐府,虽然费力却难以成工,纵使有成,也免不了笔墨的浮华。你们年轻气盛,从正学出发,不会把日夜的精力耗费在此上。诗中说道:苍茫的波涛上,孤高的山巍然耸立,宛如一片水面上的天竺。金鳌头满饮三杯,尽享江山的浓绿。蛟龙担心下潜而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凭夕阳归来,船只纵横,期待偿还我一生的不足。
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融合哲学思考,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创作于王恽游览金山寺时,受到周围自然景色与友人讨论的启发,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
《黑漆弩·游金山寺》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作者以金山寺的秀美景致为背景,融入对人生、艺术的思考。诗中“苍波万顷孤岑矗”,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水面与孤高的山峦,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孤独与伟大并存的境界。通过“金鳌头满咽三杯”,展现了作者对美酒、风光的渴望和享受,同时也隐含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下来的“蛟龙虑恐下燃犀”,则传达了一种对未知和风险的警惕,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则是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期待,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总结。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艺术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王恽的《游金山寺》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川流水
B. 烟雨江南
C. 金山寺的美景
诗中提到的“金鳌”象征什么?
A. 美酒
B. 神秘与力量
C. 友情
诗中“任夕阳归棹纵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人生的回顾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