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时间: 2025-04-29 13:20:50

诗句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

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

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

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

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

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

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5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作者: 王恽〔元代〕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
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
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
千载到君还。
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
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
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
沙晚不胜寒。
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白话文翻译:

将军传来书信,心中愤慨不已,高卧在床上思绪万千。
悲欢离合乃常事,知己难得古往今来。
回忆当年在草庐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如今英气勃发,千年之后再相逢。
歌声在江底回荡,长剑不需要再鸣奏。
路漫漫,天渺渺,心情随风飘荡。
西风中,鸿鹄展翅,一飞冲天,直上碧云之巅。
我自嘲鹡鸰孤独的身影,落日映照着野外的烟云,
沙原上的晚风令人倍感寒意。
夜深人静,彼此心意相通,明月洒满江面。

注释:

  • 将军:这里指的是发送书信的将军,可能是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 螭蟠:形容心情烦躁或不安,像龙在盘旋一样。
  • 知己:理解自己的人,朋友。
  • 草庐:古代文人隐居之所,象征友谊的美好回忆。
  • 长铗:指长剑,象征英勇。
  • 鹡鸰:一种鸟,常用作孤独的象征。
  • 明月:象征思念和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友人情谊,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子初赴太原之际,是送别之作,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是王恽对友人王子初离去的送别之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谊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将军报书切”引入,表达了对友人将要离去的惋惜与关心。接着,诗人回忆起与王子初的过往,显示出知己相交的难得与珍贵。诗中提到“忆昔草庐人去”,不仅是对昔日情谊的追忆,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意象方面,诗中描绘的“西风鸿鹄”和“沙晚不胜寒”都富有浓厚的诗意,前者象征着志向高远的人,后者则传达了离别的寒凉与孤独。最后的“明月满江干”更是营造了一种共赏明月的美好情境,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恽的艺术才华,更深刻探讨了友谊、离别与人生的哲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军报书切:表达了将军传递书信的急切,暗示着离别的紧迫感。
  2. 高卧起螭蟠:表现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复杂情绪。
  3. 悲欢离合常事: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是常态,强调友谊的珍贵。
  4. 忆昔草庐人去:回忆往昔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
  5. 千载到君还:期待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景。
  6. 歌吹展江底:乐声在江面回荡,象征着心情的抒发。
  7. 路漫漫,天渺渺:形容人生道路漫长,前景渺茫。
  8. 西风鸿鹄:象征志向高远,勇往直前。
  9. 自笑鹡鸰孤影:自嘲孤独的处境,暗含对离别的无奈。
  10. 后夜一相意:表达了彼此心灵的契合,情感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鹄”比作高远志向的人,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如“歌吹展江底”,使声音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 将军:象征忠诚与壮志。
  • 草庐:代表着隐居与友谊。
  • 鸿鹄:象征高远的志向。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沙晚:表达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将军报书切”中的“切”指的是: A. 刀锋
    B. 急切
    C. 割舍
    D. 切割

  2. “忆昔草庐人去”中的“草庐”指代: A. 农田
    B. 隐居之所
    C. 学校
    D. 城市

  3. 诗中提到的“鹡鸰”象征: A. 忍耐
    B. 孤独
    C. 友谊
    D.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王恽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勃则更强调壮志与豪情。两者在主题上虽相似,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恽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元礼春怀十首 其十 戏和舍弟船场探春二首 奉送时中摄东曹狱掾 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 题孟浩然画像 琼芝轩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其六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粒米束薪 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雪中高士 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吉光凤羽 衒玉 氏字旁的字 卖祸 密不可分 暖殿 肘腋之变 聿字旁的字 包含励的词语有哪些 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簟纹如水 长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集泮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