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54
登鄱阳寺阁
作者:贯休〔唐代〕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斅於陵子,吴山有绿薇。
在寺楼上闲游远望,不知不觉已是斜阳西下。
故乡到底在何方,多年未曾回归。
寒冷的江水在楚地之外,细雨中只见一只鸿雁飞过。
终究要去的地方是陵子,吴山上长满了绿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江平楚”可理解为一幅江河宁静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受困于他乡的无奈。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号“贯休”,以诗词见长,尤其以禅诗著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登鄱阳寺阁》作于诗人漂泊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境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以“寺楼闲纵望”引入,描绘出一种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诗人身处高阁之上,眼前的景色让他不觉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接着,诗人感慨“故国在何处”,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对流亡生活的无奈。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一句,描绘了寒冷的江面上,细雨中一只鸿雁飞过的情景,似乎在暗示着离愁别绪。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终斅於陵子,吴山有绿薇”则将思乡之情进一步升华,既有对故乡的渴望,也有对归宿的思考。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悠远的意境,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怀及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流逝的感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故国”指的是哪一地方?
A. 寺庙
B. 诗人的故乡
C. 江水
“寒江平楚外”中“平楚”指的是什么?
A. 江水平静
B. 楼阁高耸
C. 雨中鸿雁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思乡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贯休的《登鄱阳寺阁》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贯休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王维则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现思乡之情,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