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0:56
桂枝香(送宾月叶公东归)
作者:张炎〔宋代〕
晴江迥阔。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
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
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
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料此去清游未歇。引一片秋声,都付吟箧。
落叶长安,古意对人休说。
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
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这首词描绘了在晴朗的江面上,远处的景色显得宽阔而遥远。身为客人的我,感叹与友人的短暂分别。在万里潮水中划船,柳丝依旧缠绕。希望在山中补衣,经过几年寒霜的飘零。归来的时候已是如此晚,依依不舍地走在菊花小径上,享受着香气的时节。想必此行的清游还未结束,带着一片秋声,都收进吟唱的箱子里。落叶满地的长安,古老的情意不必再与人言说。思念只在于那一处的相留,孤芳自惜,却只能空折。旧日的情怀难以表述,山阳的笛声在凉夜中吹拂着月光。
作者介绍:张炎,字文焕,号天游,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意境深远,以情感细腻、用词讲究著称。张炎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张炎在送别朋友月叶公东归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相互交织,反映了作者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词以清新秀丽的自然景色作背景,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惆怅与思念。开头的“晴江迥阔”设定了一个开阔、宁静的环境,给人以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感受。接着,作者通过“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来展现自身的孤独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流动,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的牵绊。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点滴,尤其是对“荷衣好向山中补”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的深度。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将思念升华为一种哲理,“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表达出思念的无奈与孤独,情感愈加浓烈。
整首词的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分展示了张炎作为一位词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自然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张炎
D. 苏轼
诗中“晴江迥阔”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阴沉的江面
B. 晴朗开阔的江面
C. 暴风雨的江面
D. 冰封的江面
“相思只在相留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过往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