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芳草渡(般涉调)

《芳草渡(般涉调)》

时间: 2025-05-06 02:09:55

诗句

主人宴客玉楼西。

风飘雪、忽雰霏。

唐昌花蕊渐平枝。

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

野桥时伴梅飞。

山明日远霁云披。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55

原文展示

芳草渡(般涉调)
作者:张先 〔宋代〕

主人宴客玉楼西。
风飘雪忽雰霏。
唐昌花蕊渐平枝。
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
野桥时伴梅飞。
山明日远霁云披。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白话文翻译

在玉楼的西边,主人正在设宴招待客人。
风中飘散着雪花,时而恍惚如烟雾。
唐昌的花蕊渐渐在枝头平展。
在浮光之下,寒冷的声音汇聚,鸟儿成群栖息。
惊醒的清晨,春天的到来似乎有些迟缓。
野桥上偶尔伴随着梅花的飞舞。
远处的山明亮而清晰,云雾在阳光下渐渐散去。
溪边的月亮,堂下的水波,与春日的辉光交相辉映。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楼:指的是高档的楼阁,通常用于宴请贵客的场所。
  • 雰霏:形容雪花飘落时的状态,像雾气一样朦胧。
  • 唐昌:唐代的一个花名,象征着美丽的花卉。
  • 浮光:指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
  • 惊晓日:形容清晨的日光初现,带来惊喜。
  • 梅飞:梅花在春风中飘荡的情景。
  • 晴霁:晴天,云雾散去后天气明朗的状态。

典故解析
张先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宴会的热闹,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往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子野,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等人齐名。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山水自然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而深沉。

创作背景
《芳草渡》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在宴会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景抒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


诗歌鉴赏

《芳草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宴会的欢愉。诗的开头以“主人宴客”引出场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热闹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玉楼之中,感受到春日的欢聚。接下来的描写中,雪花飘落的意象,带有一丝寒意,却也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一分期待。随着“唐昌花蕊渐平枝”的描绘,春的气息愈发浓烈,生动表现了自然界的复苏。

“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通过声音和光影的交替,诗人巧妙地将静与动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后半部分,山明日远、云披,描绘了一个清新而开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和愉悦之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渴望,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人宴客玉楼西:主人在玉楼的西边设宴招待客人,开篇设定了场景。
  2. 风飘雪忽雰霏:风中飘散着雪花,恍如雾气,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3. 唐昌花蕊渐平枝:唐昌的花蕊在春风中逐渐展开,象征着春的来临。
  4. 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寒冷的声音汇聚,鸟儿成群栖息,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5. 惊晓日,喜春迟:清晨的阳光让人惊喜,但春天的到来似乎有些迟缓,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
  6. 野桥时伴梅飞:在乡间小桥上,偶尔伴随着梅花的飞舞,增添了诗的动感。
  7. 山明日远霁云披:远处的山清晰可见,云雾在阳光下逐渐散去,展现出晴朗的春日景象。
  8.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溪边的月亮与堂下的水波交织在一起,映衬出春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相结合,通过“浮光”与“寒声”描绘春天的生机。
  • 拟人:描绘“禽栖”之景,赋予鸟儿生动的情感。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楼:象征着高雅的社交场合,传达出宴请的尊重与礼仪。
  • :代表寒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前的过渡。
  • 唐昌花蕊:象征着春天的花开,生命的复苏。
  • 月、溪水: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渡》的作者是谁?
    A. 李清照
    B. 张先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玉楼”是什么意思?
    A. 一座大山
    B. 一种花
    C. 高档的楼阁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春天与自然的和谐美,情感细腻。
  • 《春望》(杜甫):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芳草渡》《春江花月夜》的对比: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但《芳草渡》更侧重于宴会的社交活动,而《春江花月夜》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 《张先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斋诗 竹西亭歌 半云轩诗 不碍云山楼诗二首 善庆堂诗 怡云山房诗 东阿所诗 尚志斋辞 野亭 送邓炼师祁雨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眉苦脸 牂柯 归之如市 長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逆耳良言 衣字旁的字 内典 微情 風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海涵地负 烟火物 植善倾恶 捏手捏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