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43
九日赋韵诗
作者: 萧纲 〔南北朝〕
是节协阳数,高秋气已精。
檐芝逐月启,帷风依夜清。
远烛承歌黛,斜桥闻履声。
梁尘下未息,共爱赏心并。
这一天正值重阳节,阳光的数量与节气相契合,深秋的气候已经显得格外清新。屋檐下的芝草迎着月光生长,夜晚的帷幕在清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烛光映照着歌声如黛,斜斜的桥上传来行人的脚步声。桥上的尘土仍未平息,大家共同享受着这赏心悦目的时刻。
萧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动荡年代,其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九日赋韵诗》写于重阳节期间,正值秋高气爽之时,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并表现人们在节日里欣赏风光、欢聚一堂的愉悦心情。
《九日赋韵诗》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和节日氛围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重阳节的美好场景。开篇指出“是节协阳数”,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特殊与重要。在这个阳光明媚、气候清新的日子里,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们活动的和谐画面。檐下的芝草与月光相映成趣,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宁静之美。
而“远烛承歌黛,斜桥闻履声”则通过声与色的结合,描绘出夜晚温馨而热闹的场景,烛光与歌声相辅相成,带来一种温暖与亲切的感受。“梁尘下未息”则隐喻着人们的欢聚与热闹,尽管尘埃未曾平息,但这种热闹与共赏的氛围却让人感到无比愉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结合,表达了人们在重阳节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自然美景与人们的欢聚,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是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远烛承歌黛”中,烛光和歌声的结合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宁静
B. 热闹
C. 悲伤
D. 寂寞
“梁尘下未息”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尘土已经落下
B. 尘土仍在飞扬
C. 没有人经过
D. 只有尘土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但《九日赋韵诗》更侧重于节日的欢聚与人文情感,而《庐山谣》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赞美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