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31
上尽高台复有台,海天睛眼逐云回。
径当转处还逢石,坐得便时本藉苔。
风雨重阳初掩霭,乾坤吾道政徘徊。
县公自送江州酒,更许山僧供茗来。
在高台之上又见高台,海天如洗,晴空万里逐云而回。
小径转折处又遇到石头,坐下时正好坐在苔藓上。
重阳节的风雨刚刚开始笼罩,天地间我所追寻的道理仍在徘徊。
县公亲自送来江州的美酒,还允许山中的僧人准备茶水。
“重阳初掩霭”中的“重阳”是指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与登高有密切的联系,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江州酒”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提到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暗示着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邵宝,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登高之际,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台述事,借助重阳节的氛围,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上尽高台复有台”运用排比,展现了高台的层次感,给人一种身处高处俯视天地的感觉。而“海天睛眼逐云回”则描绘了清澈的天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开阔与明亮。
接下来的“径当转处还逢石”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真实与生命的曲折。坐在苔藓上的情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仿佛在与自然亲密接触。重阳节的来临,带来了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确定。
最后两句“县公自送江州酒,更许山僧供茗来”,则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示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思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县公自送江州酒”中提到的“县公”指的是什么?
诗中“坐得便时本藉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九日与畅大夫以下八君子登台述事》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