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 其二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5:25:22

诗句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寒水接天。

落日红霞收未尽,澹云微月出东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22

原文展示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 其二
作者:萨都剌
东南风送渡淮船,
过雁声寒水接天。
落日红霞收未尽,
澹云微月出东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东南风送来顺风,作者乘船渡过淮河。伴随着寒水中传来的雁声,天际与水面融为一体。夕阳的红霞尚未完全消散,淡淡的云朵中,微微的月亮从东边升起。

注释

  • 东南风:指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象征着顺利。
  • 渡淮船:指渡过淮河的船,淮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
  • 雁声:指大雁的鸣叫声,表现了秋天的气息。
  • 寒水:指水面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得寒冷。
  • 落日红霞:指夕阳落下时,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霞。
  • 澹云微月:意指淡淡的云朵和微弱的月光,描绘了宁静的夜景。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九月九日,古代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萨都剌(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原为蒙古族,文采斐然,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怀和自然描写见长。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借助乘船渡淮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顺风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特有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东南风的轻柔吹拂,使得渡船的旅程变得顺畅,传递出一种惬意的情感。诗中“落日红霞收未尽”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敏感,夕阳的余晖与水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情感在“澹云微月出东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微月的升起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期待。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透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南风送渡淮船:顺风送来,渡过淮河,表现了顺利的心情。
  2. 过雁声寒水接天:大雁的鸣叫声与寒冷的水面相连,描绘秋天的宁静和清冷。
  3. 落日红霞收未尽:夕阳西下,余晖未散,表现出美好景象的留恋。
  4. 澹云微月出东边:淡淡云朵下,微月升起,象征着夜的宁静与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东南风”、“落日红霞”、“澹云微月”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气氛和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顺风顺水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南风:象征顺利与舒适。
  • 雁声: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有离别之感。
  • 落日红霞:象征美好与温暖,同时也隐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 澹云微月:象征宁静与希望,为诗句增添了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向是哪个方向?

    • A. 西北风
    • B. 东南风
    • C. 北风
    • D. 南风
  2. 诗中“落日红霞收未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留恋
    • C. 喜悦
    • D. 无奈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感悟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萨都剌的诗更具流动感,描绘了水面和船的动态,而王维则侧重于静谧的山水之美,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观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萨都剌研究》

相关查询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三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二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一 鹧鸪天 踏莎行 题少梅所作桃源图卷 行香子 游金石台 次曾南丰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炯炯有神 傍柳随花 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摧身碎首 車字旁的字 云带 蚊毫 狷狭 门衰祚薄 包含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誓的成语 鬥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器鼠难投 煨火 齿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娱耳悦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