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54
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作者:耿湋〔唐代〕
质明斋祭北风微,
驺驭千群拥庙扉。
玉帛才敷云淡淡,
笙镛未撤雨霏霏。
路边五稼添膏长,
河上双旌带湿归。
若出敬亭山下作,
何人敢和谢玄晖。
这首诗描绘了在质明斋中祭祀北风的情景,庙门前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车马。献上祭品的玉帛刚铺开,天空就开始变得阴沉,雨丝纷纷落下。路边的五谷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茁壮,河面上的双旌也被雨水浸湿,缓缓归来。如果我在敬亭山下作诗,又有谁敢和我比较呢?
作者介绍:耿湋,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和祭祀活动,常以淳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时值干旱,诗人通过祭祀河神祈求降雨,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及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此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体现了唐诗的简洁与凝练。诗中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开篇的“质明斋祭北风微”,将读者引入祭祀的场景,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紧接着的“驺驭千群拥庙扉”,则通过描绘众多车马聚集的热闹场景,表现出人们对降雨的迫切希望。
在诗中,作者用“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展示了祭祀的迫切与神秘。祭品刚刚铺开,天际的阴云便聚集,雨丝随之飘落,仿佛是神灵回应的信号。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雨后丰收的希望,“路边五稼添膏长,河上双旌带湿归”,生动地表达了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象征着丰收的前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祭祀与祈雨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赖,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天命的祈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祭祀场所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路边五稼添膏长”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