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5:33
醉落魄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
须将席幕为天地。
歌前起舞花前睡。
从他兀兀陶陶里。
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
又语高下不甚入律。
或传是东坡语,非也。
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
疑是王仲父作。
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
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陶陶兀兀。
尊前是我华胥国。
争名争利休休莫。
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
邯郸一枕谁忧乐。
新诗新事因闲适。
东山小枝携丝竹。
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醉意盎然的生活状态。诗人感慨,愁苦一旦侵入心肠,春天的气息便已到来。他希望能够将席子铺成天地,在花前歌舞,陶醉在这自由悠然的氛围中。纵使沉醉其中,清醒时却也可能令自己显得憔悴。诗中提到的歌曲虽有美句,但显得粗糙不堪,语调的高低也不太符合律法。有传言称此曲是东坡的作品,实际上并非如此,更像是王仲父的创作。为了戏谑,诗人特意写了四篇诗呈送给吴元祥和黄中行,似乎能够满足他们内心对陶醉生活的向往。面前的美酒犹如华胥国,没有争名夺利的想法。面对雪月风花,难道不醉如何能体验?邯郸一梦,谁还会在乎忧乐?新诗新事皆因闲适而生,东山的小枝陪伴着丝竹的乐声,家中乐天,村里谢安石,体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态度。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豪放与细腻结合的表达,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
《醉落魄》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心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追求名利与地位,黄庭坚则通过这首词表达了逃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醉落魄》是一首充满闲适与陶醉的诗,诗中的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和对名利的淡漠。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以“浮蚁”引入,形象地表现了心中愁苦的滋味,但随即转入对春天的向往,展示了一种由愁转乐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歌舞、饮酒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呼唤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愉悦。尤其是“尊前是我华胥国”一句,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华胥国象征着一种没有名利纷争的纯粹生活。
黄庭坚在作品中也表现出对诗歌的思考,提到“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表明对艺术创作的反思与自省。他并不拘泥于既有的形式,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态度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个性化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在他的字里行间寻找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闲适的生活场景,表现出对名利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醉落魄》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华胥国”象征什么?
诗人在作品中对名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