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01
如愚复爱诗,木落即眠迟。
思苦香消尽,更深笔尚随。
饥童舂赤黍,繁露洒乌椑。
看却龙钟也,归山是底时。
我如愚笨的人一样仍然爱好诗歌,树木落叶后我便睡得晚。
思念的苦楚已使香气消散,夜深时我仍然提笔写作。
饥饿的孩子在舂磨红黍,繁密的露水洒落在乌黑的石榴树上。
再看这龙钟的样子,归山的时光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贯休,字季良,号鲁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他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情的表达而受到后人的赞誉。贯休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情世态,常带有哲理性。
《秋夜吟》创作于晚秋时节,正值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和归宿之际。诗中表达了对秋夜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贯休的《秋夜吟》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渗透着浓厚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情感。开篇以“如愚复爱诗”引入,表明了诗人对诗的痴迷与执着,尽管时光流逝,环境变迁,他的热爱未减。木落即眠迟,暗示秋天的到来,生活节奏的放缓,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宁静的美好。
“思苦香消尽”,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思念的对象似乎已经消失,留给诗人的只有孤寂的夜晚和无尽的思索。接着,诗中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饥童舂赤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质朴。繁露洒乌椑,借助露水的描写,增添了夜的清冷与静谧。
最后一句“看却龙钟也,归山是底时”,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感慨与归隐的渴望。整首诗在静谧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深刻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归隐生活的思考,透过细腻的情感与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贯休的《秋夜吟》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饥童舂赤黍”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中“龙钟”一词主要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