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花糕九日

《洞仙歌·花糕九日》

时间: 2025-05-06 20:17:57

诗句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

圆菊金铃鬓边媚。

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7:57

原文展示

洞仙歌·花糕九日 朱彝尊 〔清代〕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圆菊金铃鬓边媚。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装饰着象征蛮王的狮子。圆形的菊花像金铃一样,装饰在鬓边显得妩媚。在安静的房间里秘密约会,约好三五好友一定要来,也不需要青雀提前飞来通知。深厚的恩情容易产生怨恨,但通过释怀怨恨转化为欢乐,在浓烈的笑声中透露出深意。如果能拥有一艘五湖上的船,与妻子和渔夫一起,无论到哪里都可以称之为乡愁。笑着说如果像这样借给别人看,留在市场上的金钱,都是赢家的计划。

注释

  • 花糕九日:指重阳节,传统上会食用花糕。
  • 蛮王狮子:可能指装饰用的狮子,象征着蛮王的威严。
  • 圆菊金铃:形容菊花形状圆润,像金铃一样。
  • 青雀:传说中的鸟,这里可能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五湖船:指在广阔的湖泊上自由航行的船只。
  • 雉妇渔师:指妻子和渔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所作,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个人深沉的情感。诗中“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描绘了节日的装饰,而“圆菊金铃鬓边媚”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增添了节日的妩媚。后文通过“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最终以“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愁的深刻体验。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糕九日:点明时间和节日特色。
  2. 缀蛮王狮子:描绘节日的装饰,增添节日气氛。
  3. 圆菊金铃鬓边媚:通过比喻和拟人,增添节日的妩媚。
  4. 向闲房密约:描绘秘密约会的情景。
  5. 三五须来:约定好友的到来。
  6. 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表达无需提前通知的轻松。
  7. 恩深容易怨:表达深厚的情感容易产生怨恨。
  8. 释怨成欢:通过释怀转化为欢乐。
  9. 浓笑怀中露深意:在笑声中透露深意。
  10. 得个五湖船: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1. 雉妇渔师:指妻子和渔夫,增添生活气息。
  12. 算随处可称乡思:表达无论到哪里都有乡愁。
  13. 笑恁若伊借人看:笑着说如果借给别人看。
  14. 留市上金钱:指留在市场上的金钱。
  15. 尽赢家计:都是赢家的计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圆菊金铃”比喻菊花的形状。
  • 拟人:如“鬓边媚”赋予菊花人的妩媚。
  • 对仗:如“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愁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糕:象征重阳节。
  • 蛮王狮子:象征节日的装饰。
  • 圆菊金铃:象征节日的妩媚。
  • 五湖船:象征自由生活。
  • 雉妇渔师:象征简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糕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2. “圆菊金铃鬓边媚”中的“圆菊金铃”比喻什么?

    • A. 菊花的形状
    • B. 金铃的声音
    • C. 菊花的颜色
    • D. 金铃的形状
  3. 诗中“得个五湖船”表达了什么?

    • A. 对财富的向往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向往
    • D.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1. B. 重阳节
  2. A. 菊花的形状
  3.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杜甫《登高》: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洞仙歌·花糕九日》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者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朱彝尊的多首诗作。
  • 《重阳节诗词鉴赏》:详细介绍了重阳节的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 曹既见和复次韵 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送蹇道士归庐山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春日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次韵李邦直感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恃才矜贵 弓字旁的字 违开头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集腋成裘 连一不二 粤犬吠雪 里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金苔 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喇的词语有哪些 三男两女 香字旁的字 黏液 三梁 丝竹管弦 血流漂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