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18:09
高僧寂寞空尘坐,
古寺悲凉足野风。
道在岂须烦目击,
亭前双柏自葱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寂静的尘世中独自坐着的情景,古老的寺庙显得悲凉,野外的风声萧瑟。修道的真谛并不需要外在的目击,亭子前的两棵柏树依然郁郁葱葱,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高僧”与“古寺”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与修道、寻求内心的平静有关。柏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坚韧,诗中提到的“双柏”暗示着高僧内心的坚定与宁静。
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简练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高僧对道理的追求过程中,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古寺中静坐,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悲凉与宁静,促使他对道的思考。
这首诗从开头的“高僧寂寞”开始,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孤独而深邃的境界。高僧的孤独并非消极的,它反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接下来的“古寺悲凉足野风”则营造出一种凄婉的氛围,古寺的孤寂与野风的萧瑟相映成趣,形成了诗中情景的对比。
而“道在岂须烦目击”一句,直接传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真正的道理并不需要外界的干扰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明悟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句“亭前双柏自葱葱”则以自然景象结束,双柏树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高僧的内心修行,表达了对生活与道理的深刻理解,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那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意义,强调了修道者对外界的超脱与内心的坚定。
诗中“高僧寂寞空尘坐”的意思是什么?
A. 高僧在喧闹中坐着
B. 高僧在寂静的环境中独自坐着
C. 高僧在热闹的寺庙中
答案:B
“道在岂须烦目击”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A. 外界的验证很重要
B. 内心的觉悟更为重要
C. 目击是修行的一部分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双柏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坚韧与长青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