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02
送太素南游
作者:韩维 〔宋代〕
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
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
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
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太素南游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人性和世俗的伤害都是相同的,而如今在世间却能看到百岁老人。对一些无稽之事不去学习,就如同在雾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只是轻蔑地嘲笑。心灵达到灵源的境地时,万千烦恼都能消散;气息与真火相互交融,百骸也因此通畅。临别时不必感叹离别的遥远,真正的达者在道与术中能够相忘。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思考深邃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送太素南游》是韩维为朋友太素南游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人性、道理与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朋友的深情。
《送太素南游》是一首富含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太素的美好祝愿,还借此机会深入探讨了人性与世俗的关系。开头两句“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性在世俗社会中受到的压制与伤害,同时对那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长者表达了敬仰之情。接下来的“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则反映了诗人对无知与无稽之事的蔑视,认为追求真理与智慧才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两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只有当心灵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才能够消除万千烦恼,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畅通。这种心灵的觉醒与自由,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最后两句“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传达了达者之间的超然与无所羁绊的情感,表达了道与术的统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伤感,又充满了对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韩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哲理展开,探讨人性与世俗的关系,强调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道与术的深邃。
韩维生活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百年翁”象征什么?
A. 长寿的老人
B. 武将
C. 学者
D. 商人
“心到灵源千虑息”意指?
A. 繁忙的生活
B. 心灵的宁静
C. 追求财富
D. 享受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