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讽真定公诗二首 其一

《讽真定公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7:34:57

诗句

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7

原文展示

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峄山上的高大树木,如同雕刻精美的琵琶一般。正是这些优质的材料,才使得琴弦能够发出响亮而悠扬的声音,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美好。

注释

  • 峄山:位于今山东省,因其高耸而著称。
  • 万丈:形容非常高,极为巍峨。
  • 雕镂:雕刻、刻画,形容工艺精美。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象征着音乐与艺术。
  • 材高远:指材料的品质高超,能够超越常人。
  • 弦响蔼中华:弦音悠扬,传播中华文化的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鹿悆(约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诗人,活跃于南朝时期,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包含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峄山树木和琵琶的描写,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礼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联系。开头两句“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峄山的高大树木,赋予它们艺术的特质。树木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类文化创作的源泉,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了材料的珍贵和音乐的传播。诗人通过琵琶的弦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韵味,展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切思考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峄山万丈树:描绘峄山的高大树木,强调其巍峨壮丽。
  2. 雕镂作琵琶:将树木比作琵琶,暗示其材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湛。
  3. 由此材高远:强调这种高质量的材料,寓意高远的理想。
  4. 弦响蔼中华:琵琶的悠扬琴声象征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厚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琵琶,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使用“万丈”形容树木的高大,突出其雄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峄山树木和琵琶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峄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不屈。
  • :代表生命与成长。
  • 琵琶:象征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琵琶”象征什么? A. 自然
    B. 音乐与艺术
    C. 战争

  2. “峄山万丈树”中“万丈”指的是:
    A. 低矮
    B. 高大
    C. 平坦

  3. 诗人通过树木和琵琶的比喻,想表达什么?
    A. 社会动荡
    B. 自然与文化的和谐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文化情怀。
  • 李白《月下独酌》:展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鹿悆的作品:李白的豪放与鹿悆的温婉形成对比,展现不同风格的诗歌之美。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鹿悆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台老僧 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 题简禅师院 淮上逢故人 寄紫阁隐者 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 怀刘得仁 秋末江行 赠方干 偶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古不朽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求端讯末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欢迸乱跳 角字旁的字 挥毫命楮 黑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喏的词语有哪些 四边 懋轨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提土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重整旗鼓 模模糊糊 病字头的字 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