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2
涧松高百寻,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
如何时俗人,但赏桃李林。
岂不知坚贞,芳馨诱其心。
能生学为文,气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沉。
今我尚贫贱,徒为尔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涧松树,四季都显得寒冷而苍翠。松树在风中发出清雅的韵律,朝阳照耀下显得没有阴影。时俗的人们只是赏玩桃花和李花的林子,岂不知坚韧不拔的松树,散发出的芬芳可以诱人心志。能够通过学习成为文人的气度高雅,造诣深厚。我手中有一百篇作品,每一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经过二十年的苦心孤诣,却没有人来欣赏我的才华。如今我依然贫贱,只求你能理解我的心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丰富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民生疾苦、友情以及个人理想等主题。
《赠能七伦》写于白居易晚年,时值诗人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与生活的贫困,诗中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寄托了对知音的渴望。
《赠能七伦》是一首既写景又抒情的诗作,通过对涧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和对世俗人们只看重表面之美的失望。诗中反复提到的松树,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坚定的意志,诗人用鲜明的对比,揭示出当时社会对桃李的追捧与对松树的忽视,反映了诗人与时代的错位。诗中“句句披沙金”则展示了白居易对自身创作的自信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尽管经历了二十年的孤独与贫贱,诗人依然渴望有知音者理解自己的心声,这种执着与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松树的高洁与世俗人的肤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坚贞品格的坚守,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中描绘的高耸的松树象征着什么?
A. 浮华的美
B. 坚韧的品格
C. 暴风雨中的孤独
答案: B
诗人希望得到什么?
A. 名利
B. 知音的理解
C. 财富
答案: B
“句句披沙金”中的“沙金”意味着什么?
A. 作品的珍贵
B. 贫穷的生活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