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5
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
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
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
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
明年半百又加三。
头发不知不觉已变白,
一事无成让人倍感煎熬。
我们共同惋惜那盛年时光已逝,
在这除夕之夜,共同感叹身在江南。
家乡的泉水和山石时常令人怀念,
对于世间的风波我已深谙其道。
老朋友,我们相约提前离去,
明年我已五十又三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诗作而著称,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影响深远。
《除夜寄微之》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除夕之际,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寄托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透过简单而直白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开篇以“鬓毛不觉白毵毵”自述衰老之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看到他白发苍苍的模样,令读者不禁为之心痛。接下来的“无成百不堪”更是道出了他对自己人生的失落与不甘,虽心怀壮志,却终究未能实现。
接下来的两句“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一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盛时的辞别让人倍感惋惜。而“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则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间风波的洞悉,人生的起伏让他更加珍惜那些平凡的记忆。
最后两句“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既是对老友的叮嘱,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思考,明年将年满五十又三,人生的旅程似乎已经走入了下半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真实的自我反思,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生智慧与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老朋友的珍视展开,情感真挚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欢乐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诗中“明年半百又加三”指的是诗人明年几岁?
A. 50
B. 53
C. 55
“家山泉石寻常忆”中的“泉石”象征着什么?
A. 家乡的自然风光
B. 诗人的友谊
C. 诗人的成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