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疏影 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阕

《疏影 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阕》

时间: 2025-04-26 10:23:30

诗句

轻阴冉冉。

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

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3:30

原文展示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阴影缓缓移动,嫩绿的苔藓在阳光下闪烁,庭院深深地掩藏。千丝万缕的柔情,摇曳如烟,忽然间便越过了栏杆。章台路上昏暗,归人的去处,尽情欣赏斜阳的浓淡变化。水边又有几道痕迹低垂,最近的楚腰似乎已全然减弱。依稀可见平滑的月光,混乱的云彩铺满小径,笼罩着文质彬彬的书笺。想要结成同心,白白试探荑苗,终究是三分的愁苦。寒意渐增,清明之后,扫不尽随风的轻微忧虑。最终在镜中再描绘秋天的疏朗,记得曾踏枝而出,乌鸦点滴。

注释

  • 轻阴:柔和的阴影。
  • 嫩苔:嫩绿的苔藓。
  • 千缕柔魂:指细腻的情感,形容情绪如烟般缥缈。
  • 章台路:古代传说中的相思之路,意指恋人归处。
  • 楚腰:比喻女子的纤细腰肢,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荑苗:指试探性地种植的植物,象征情感的追求。
  • 寒添白袷:指天气寒冷,白色的袷袢衣物增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80-约1750)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山西,后迁居南京。他的诗风细腻、婉约,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疏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对人生情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轻阴”“嫩苔”“斜阳”“楚腰”等,通过这些意象描绘出一个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场景。诗人用“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来形容内心的柔情,呼应了自然的柔和,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的“欲结同心,空试荑苗”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又隐含着无奈和失落。最后几句“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阴冉冉:描绘出一种轻柔的阴影,给人以宁静之感。
  2. 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苔藓,表现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环境。
  3.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情感如同轻烟一样缥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敏感。
  4. 章台路暗人归处:章台路是象征归途的地方,暗示着对归属的思考。
  5. 看足了斜阳浓淡:细致描绘阳光的变化,暗含人生的无常。
  6. 又几痕水际低窥:水边的痕迹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7. 近日楚腰全减:美的感受减弱,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8.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描绘月光和云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9. 笼住文簟:文簟象征着诗书的情怀,被笼罩在忧虑中。
  10.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力。
  11. 寒添白袷清明后:天气转寒,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12. 扫不尽随风微敛:难以抹去心中的忧虑。
  13. 最镜中再写秋疏:在镜中反思,体现出自我审视的意识。
  14. 记得踏枝鸦点:回忆过去的点滴,留有一丝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烟,增强了情感的柔和和虚幻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景物与人心相互呼应。
  • 对仗:如“寒添白袷”“清明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阴:象征柔和的内心情感。
  • 嫩苔:指代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斜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楚腰:象征美丽与失落。
  • 白袷:象征寒意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缕柔魂”描绘的是: A. 严肃的情感
    B. 细腻的情感
    C. 激烈的情感
    答案:B

  2. “章台路暗人归处”中的“章台路”象征: A. 归属的思考
    B. 幸福的归宿
    C. 旅途的结束
    答案:A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与人情
    B. 战争与历史
    C. 科技与未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疏影》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月下独酌》则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话》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其一 镊白 买菊 看尽常州图迎新太守 从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後上清岩翠微亭。望 春日六绝句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过查濑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春笋 氏字旁的字 囊漏贮中 毋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斗杓 极恶不赦 鸡刀 案兵束甲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鹵字旁的字 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所向皆靡 旆旃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将结尾的成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搬斤播两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