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2:01
疏影
——杨葆光
销金毁玉。但劫尘过处,无有停宿。
大纛高牙,麾指旌旗,胸中绝少成竹。
防胡未释黄龙戍,带甲又大江南北。
望远人掷破金钱,累我苦吟人独。
漫说年来壮志,黑头不得志,丝鬓空绿。
如此风尘,幕府苍茫,那似三间茅屋。
凭教骨肉相依老,免绕尽回肠千曲。
问甚时脱我簪裾。画入水村图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世俗纷扰中对理想和抱负的迷茫与失落。诗中提到金银珠宝的消逝与毁坏,暗示着财富的虚幻与不实。人们在劫难中匆匆而过,没有地方可以停留。高大的旗帜在战斗中飘扬,作者心中却没有明确的目标。面对外敌的侵扰与南北的战乱,他感到无能为力。远方的人们挥霍金钱,而自己却只能孤独地吟唱,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困苦。虽然年少时满怀壮志,但如今却未能如愿,白头已渐,青丝也愈加稀少。在这样的风尘中,眼前的幕府一片苍茫,岂能与那三间茅屋相比。即便骨肉相依,也无法免除心中无尽的思念与曲折。最后,作者向往着能否脱去烦恼,描绘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作品常常反映他的忧国忧民之情,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之际,作者面对时局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失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疏影》是一首沉郁的诗,透过作者对财富消逝的感叹和对理想失落的自省,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以“销金毁玉”开篇,直接引出主题,强调了物质的虚无与人生的无常。接着,作者描绘了战乱中的苍茫景象与个人的孤独感,进一步突显了身处乱世的无力与无奈。
在“漫说年来壮志”一句中,诗人回首往昔,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与如今的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惋惜。尤其是“丝鬓空绿”,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诗中反复提到的“风尘”、“幕府苍茫”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充满战乱、无望的社会背景,暗示着个人理想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诗人以“问甚时脱我簪裾”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困境的无奈,渴望能逃离繁杂的尘世,归向心灵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情感,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深刻反映了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与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销金毁玉”主要是指什么?
诗人用“丝鬓空绿”来表达什么?
诗中“问甚时脱我簪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