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8
积水凝悬馆,船宽或结楼。
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
怨慕采菱曲,苍茫拾翠洲。
微风起蘋末,归路满清愁。
水面上积聚着水,像悬挂在馆子上,船只宽大可以在此停泊。一扇窗户傲然独立,偶尔与二巷的人一同游玩。心中怨慕着那采菱的曲调,苍茫的水草洲上悠然拾取翠绿的植物。微风轻轻吹拂着水面,归路上充满了清幽的愁绪。
该诗中涉及的典故主要是“采菱”,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女子的柔情和水乡的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水乡的优美景致和人文情怀。采菱本身就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被用作象征水边的生活乐趣和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林逋,字宗白,号孤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时,他在湖边的生活使得他能够深入体会自然的美好与孤独,因此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和黄亢与季父见访》是林逋的一首典雅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水乡景象。开头“积水凝悬馆”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的环境,水面的平静与船只的宽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意境。
接着“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傲然与洒脱,虽然他身处喧嚣的世俗生活中,但他更倾向于与自然为伴,享受独处的时光。随后,怨慕的情感通过“怨慕采菱曲”得以传递,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或理想生活的缅怀。
整首诗中,微风轻拂水面、归路愁绪满满的描写,既有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了诗人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思索。林逋通过细致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水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情感基调清新而又略带忧伤。
诗词测试:
诗人林逋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采菱”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微风起蘋末”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