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07
原文展示:
喜春来,却寒威转冽,春气那曾回。瓶冻添莹,炉熏失暖。霜气还是皑皑。断桥外栖鸦短树。带寒景,新绿杳难催。廿四番风信,萧寥芳讯,何处探梅。老去诗情更涩,怅漂萍踪迹,中酒襟怀。香斟醑椒,辛盘剪韭,行乐都付儿侪。恰又是祥霙尚秘。想玉馔犹是荐清斋。待到天心酿和,重醉金杯。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但寒气却愈发刺骨,春意何时才能回归?瓶里的水结了冰,炉子也失去了温暖,霜气依然弥漫。断桥外栖息的乌鸦与短小的树木,寒冷的景象使新绿难以催生。二十四番风信(指春天的信号),萧瑟而寥落的芳讯,何处才能找到梅花?随着年岁渐长,诗情愈发干涩,惆怅漂泊的足迹,酒中寄怀。香酒斟满,椒盐点心,欢乐的时光全都交给了年轻人。如今正是春雪尚未融化,想起美好的佳肴仍然是清淡的斋饭。待到春天和暖时,再次沉醉于金杯之中。
注释:
- 喜春来:喜迎春天的到来。
- 寒威转冽:寒气变得更加刺骨。
- 瓶冻添莹:瓶中的水结了冰,增加了光泽。
- 霜气还是皑皑:霜气依然厚重。
- 断桥外栖鸦短树:描绘寒冷景象中的孤独感。
- 廿四番风信:指二十四节气的信号。
- 辛盘剪韭:辛辣的盘中菜肴,暗指宴饮。
- 祥霙:春雪,指春天的雪。
- 待到天心酿和:期待春天的温和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木埰,清代诗人,生于1735年,卒年不详,字子平,号问梅,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一萼红二首 其二》写于早春时节,正值春寒料峭,诗人借春寒之景抒发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中表现了对于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春意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篇便以“喜春来”引入,表面上是对春天的喜悦,但随即转入对寒冷的感叹,表现出春天的迟迟不至。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寒冷环境下的孤独和惆怅,比如“断桥外栖鸦短树”,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更渗透出一种孤寂的情绪。
诗中“老去诗情更涩”一句,流露出对年华逝去和诗情难再的无奈,诗人似乎在感慨随着年岁增长,情感与创作的干涩。酒宴中,年轻人的欢乐和美食的怀念,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
最后,诗人在“待到天心酿和,重醉金杯”中表达了对未来春暖花开的期待,渴望重温醉酒的乐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在悲喜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和自然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喜春来,却寒威转冽:虽喜迎春天,但寒气却更为刺骨,反映出春天的迟到和寒冷的对比。
- 瓶冻添莹,炉熏失暖:描绘了寒冷的环境,水结冰而光洁,炉火却无法带来温暖。
- 霜气还是皑皑:冬霜依旧厚重,春意未至。
- 断桥外栖鸦短树:孤独的乌鸦栖息在短树上,表现出寒冷带来的萧条感。
- 带寒景,新绿杳难催:寒冷的景象使得新芽难以萌发。
- 廿四番风信,萧寥芳讯,何处探梅:二十四节气都在提醒春天的到来,但却无梅花可寻,表现出希望与失落的对比。
- 老去诗情更涩,怅漂萍踪迹:随着年龄增长,诗人感到创作情感的枯竭和对往昔的惆怅。
- 中酒襟怀:借酒抒怀,表达内心的情感。
- 香斟醑椒,辛盘剪韭:描写宴席的丰盛,但欢乐似乎只属于年轻人。
- 恰又是祥霙尚秘:春雪尚未融化,暗示春天的温暖还需等待。
- 想玉馔犹是荐清斋:回忆起过去的美好佳肴,现如今的清淡斋饭似乎无法满足。
- 待到天心酿和,重醉金杯:期待春天的温暖,期待再次沉醉于酒杯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桥外栖鸦短树”,通过意象比喻孤独与寒冷。
- 拟人:春天的气息被描绘成可以回归,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香斟醑椒,辛盘剪韭”。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寒:代表着孤独与无奈。
- 酒:象征抒怀与欢乐。
- 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美好。
- 断桥、栖鸦、短树:象征孤独的环境与萧瑟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威转冽”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
- B. 寒冷的气息
- C. 温暖的气息
-
诗人通过“老去诗情更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年龄带来的智慧
- B. 对创作能力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热情
-
“待到天心酿和,重醉金杯”中的“金杯”象征着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美好与自然的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表达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端木埰的《一萼红》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充满对春天的期待与感叹,后者则是对生活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选录清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