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37
原文展示:
走马引 文同 〔宋代〕
群蹄踏空山,半夜若风雨。 平明即其地,已复天上去。 惟予迫大义,盍免以名捕。 蟠蜗入寒壳,此岂谓安处。 脱身入浩渺,固有神物护。 礼谓不戴天,天知天亦许。
白话文翻译:
群马的蹄声在空山中回响,半夜时分如同风雨交加。 天亮时到达那个地方,马群已经飞向天空。 只有我为了大义而奔走,为何要因名声而被追捕。 像蜗牛缩进寒冷的壳中,这难道是安全的居所吗? 脱离尘世进入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有神灵庇护。 礼法说与天为敌,但天知道天也会允许。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走马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追求自由、逃避世俗追捕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中通过马群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走马引》以马群的奔跑为起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诗中“群蹄踏空山”和“半夜若风雨”描绘了马群奔跑的壮观场面,而“平明即其地,已复天上去”则暗示了自由的短暂和不可捉摸。后文通过“惟予迫大义”和“盍免以名捕”表达了作者对大义的坚持和对名声的淡漠。最后,“脱身入浩渺”和“固有神物护”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神灵庇护的信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通过马群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中通过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神灵庇护的信任,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群蹄踏空山”形容的是什么? A. 马群奔跑的声音 B. 风雨声 C. 山中的回声 D. 天空的声音 答案:A
诗中“已复天上去”比喻的是什么? A. 马群飞向天空 B. 马群消失不见 C. 马群回到原地 D. 马群被捕 答案:B
诗中“惟予迫大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大义的坚持 C. 对自由的渴望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B
诗中“脱身入浩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逃避现实 B. 追求自由 C. 追求名声 D. 追求大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