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3:4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
——苏辙
决狱初迎雨,开仓旋取陈。
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诗人提到刚刚经历过审判,迎来了雨水,这意味着农田将得到滋润。接着,打开了仓库,迅速取出储存的粮食,供给百姓。如今,青黄的禾苗与夏天相接,饥荒和瘟疫的忧虑在春天结束后得以避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涪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苏辙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律诗与古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民生,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展现出对国家安定、丰收的期望。
苏辙在《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中,通过简练的语言与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诗的开头“决狱初迎雨”即显示出一种希望的气息,审判的公正和即将降临的雨水象征着正义与滋润,暗示着社会的恢复与新生。接下来的“开仓旋取陈”则展现了对粮食的重视,表明在农忙时节,粮仓的储备是防止饥荒的重要手段。最后两句“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青黄的禾苗象征着丰收的预兆,饥荒和瘟疫的忧虑在夏季的阳光下得以消散。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季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百姓安康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自然变化的描写,诗人与环境、社会相互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安宁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对国家安定与民众安康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决狱初迎雨”中,“迎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饥疫免忧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