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子瞻独觉

《次韵子瞻独觉》

时间: 2025-04-28 03:13:33

诗句

咄咄书空中有怪,内热搜膏发痈疥。

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

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长却对一灯明,上池溢流微有声。

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33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独觉
作者: 苏辙 〔宋代〕

咄咄书空中有怪,
内热搜膏发痈疥。
羹藜饭芋如固然,
饱食安眠真一快。
午鸡鸣屋呼不起,
欠伸吉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
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长却对一灯明,
上池溢流微有声。
幻中非幻人不见,
本来日月无阴晴。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书房中,发出奇怪的声音,
内心烦躁,寻求安慰却只得病痛。
吃着简单的藜麦和芋头,虽然如此,
吃饱喝足,安然入睡真是快事。
午鸡在屋檐下鸣叫,叫我不起床,
我懒懒地伸个懒腰,躺在厚被子里。
此身南北的旅途交给了天命,
手中只有竹杖和芒鞋作为行李。
漫漫长夜只对着一盏灯光,
池水轻轻流淌,隐约有声。
梦中虚幻非虚幻,无法见到他人,
其实日月本无阴晴之分。

注释

  • 咄咄:指声势猛烈的样子。
  • 内热:内心烦躁。
  • 羹藜饭芋:指简单的食物,羹是汤,藜是藜麦,饭是米饭,芋是芋头。
  • 吉贝:指一种床上用的被子。
  • 天工:指自然的安排。
  • 竹杖芒鞋:竹制的拐杖和用芒草制成的鞋子,象征简朴的生活。
  • 幻中非幻:在梦境中不是梦。
  • 无阴晴:无所谓阴天和晴天,指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腹笥,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苏辙以诗、文、词、赋等各类文学作品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境浮躁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流露出的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与追求。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独觉》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苏辙通过生活的细节描写,透视了人生的困惑与安宁的追求。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内心的烦躁与外界环境的单调。尤其是“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一句,描绘了他在午后的懒散状态,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而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此身南北付天工”,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最后两句“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作者对生死、阴晴变化的超然态度,仿佛在告诉我们,所有的烦恼与苦恼其实都是幻影,真正的安宁在于心境的平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咄咄书空中有怪:书房空荡,有奇怪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内热搜膏发痈疥:内心烦躁,寻找安慰却只得到病痛,描绘内心的苦闷。
  • 羹藜饭芋如固然:虽然吃着简单的食物,但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真实。
  • 饱食安眠真一快:吃饱、睡好是生活的简单快乐。
  • 午鸡鸣屋呼不起:午鸡鸣叫,却无法唤起自己,表现出懒散。
  • 欠伸吉贝重衾里:懒洋洋地伸个懒腰,享受被窝的温暖。
  • 此身南北付天工: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天意,表现出一种无奈。
  • 竹杖芒鞋即行李:简朴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一种洒脱。
  • 夜长却对一灯明:漫长的夜晚,只能对着一盏灯,表现孤独。
  • 上池溢流微有声:池水轻轻流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幻中非幻人不见:梦中虚幻,无法见到他人,表达对孤独的感受。
  • 本来日月无阴晴:日月本无阴晴,揭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意境,比如“夜长却对一灯明”,通过灯光的描绘,暗示了孤独与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活的本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思考。
  • 竹杖芒鞋:代表简朴、自由的生活态度。
  • 池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静谧。
  • 鸡鸣:代表日常生活的节奏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简单食物有哪些? A. 羹、米饭
    B. 鱼、肉
    C. 蔬菜、面条

  2. 苏辙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虑重重
    B. 随遇而安
    C. 追求奢华

  3. 诗中提到的“夜长却对一灯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 王维的《鸟鸣涧》:展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苏辙的《次韵子瞻独觉》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孤独的思考,但苏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简朴,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求酒的寄托与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忆镇阳 定风波 倦绣图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过寂通庵别陈丈 昆阳二首 其二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 其二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案以上三首已见三卷本 乐府鸟衣怨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奋勇争先 长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因风吹火 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实相符 法灸神针 完租 一相情原 紫矿 悦人耳目 阖第光临 包含眉的词语有哪些 笔笔直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