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6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苏轼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従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
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
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
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
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
便庆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人生漫长而短暂,许多时间都被疾病和烦恼占据。在这些岁月中,快乐与忧愁交织,歌声与叹息相伴,常常颠倒而不自知,仿佛被神灵玩弄。转瞬之间,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风而散。一直明白这个道理的我,不再依赖年轻的伙伴,想到即将逝去的时光,哪里还有时间去读书?我的才华和病痛并存,二者可以兼顾。心中对于贤者的愧疚,想要整顿自己的生活。乔太博的品德如瑚琏一般,曾经在清庙中被推荐。面对一百位官员的奔走,坐下来却变得懒散和缓慢。没有经历过甘甜的退隐,进取反而成了羞耻。每当听到后人的议论,心中总是感到愤怒和懦弱。莫邪本应自我奋发,何必再去烦恼炉火和炭烟?我庆祝早晨的丰盛,傍晚时分却不再回到燕馆。为何要守着那片故土,眷恋那桑榆之暖?为你叩响牛角,我将吟咏那南山的辉煌。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都成就斐然,风格豪放,兼具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打击与贬谪的困境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诗人在开篇便以“百年三万日”将人生的短暂与漫长相对比,抒发了对老病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歌笑杂悲叹”,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苏轼以“颠倒不自知”来形容人在情感上的迷失,体现了他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的“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领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笑对人生。诗人自觉已然不再需要年轻的伴侣,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我内心的安慰。接着的几句中,苏轼用“愧烦贤使者”表达了对朋友的愧疚,显示出他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及“莫邪当自跃”,以剑喻志,表达了对追求理想的渴望,强调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沉迷于世俗的束缚。最后一句“一咏南山粲”,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结尾的豪放气魄使整首诗充满力量。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深厚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要珍惜当下,勇敢追求理想,体现了苏轼豪放而深刻的个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人生岁月是几万天?
诗中提到的“乔侯”是指谁?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