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时间: 2025-04-27 06:28:59

诗句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火急开撙及尚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8:59

原文展示: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作者:苏轼 〔宋代〕

诏语春温昨夜班,
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
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
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
火急开撙及尚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的感慨,昨夜的诏语如同春风拂面,屋顶上鸟儿的鸣叫声响起,仿佛在呼应着春天的到来。在梦中游玩,醒来时发现月光透过帷帐,仿佛在庆祝着雨水的到来,诗句仿佛云雾缭绕在山间。我白发苍苍,依靠在你的身边,而你却正是青春洋溢,眉间散发着生机。凤池的故事让我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而如今在紧急的事务中,也要保持那份闲适的心境。

注释:

  • 诏语:古代的诏书,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 :指班驳,形容春天的温暖气息。
  • :指杜鹃鸟,春天的象征。
  • 游仙梦:梦境中游玩,形容陶醉在美好的幻想中。
  • 贺雨:庆祝降雨,指雨水带来的生机。
  • 黄气: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 凤池故事:古代隐士的故事,象征着清高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穆父舍人之间的互动中,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从“昨夜班”的温暖到“屋头鸣鴃”的清脆,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诗中“游仙梦觉月临幌”一语,既展示了诗人对梦境的向往,也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后半部分通过对比,诗人以“白头”自喻,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青春的赞美。尤其是“凤池故事同机务”一句,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悠闲与急迫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心理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诏语春温昨夜班:昨夜的春风如同诏书般温暖。
  2. 屋头鸣鴃便关关:屋顶上杜鹃鸣叫,回应着春天的气息。
  3. 游仙梦觉月临幌:在梦中游玩,醒来时月光洒在帷帐上。
  4. 贺雨诗成云满山:庆祝雨水的到来,诗句如云雾缭绕在山间。
  5. 怜我白头来仗下:我白发苍苍,依靠着你。
  6. 看君黄气发眉间:而你眉间却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7. 凤池故事同机务:凤池的故事让我们有着相同的经历。
  8. 火急开撙及尚闲:在紧急的事务中,也要保持那份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诏书,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音韵和谐。
  • 拟人:杜鹃鸣叫好似在回应春天。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温暖与友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在忙碌中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2. 杜鹃:春天的使者,传递生机。
  3. 月光:象征着梦境与幻想。
  4. 白头:象征着年老与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昨夜班”指的是: A. 春天的温暖
    B. 昨天的班级
    C. 夜晚的星星

  2. “怜我白头”中“白头”指的是: A. 年轻
    B. 老年
    C. 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王维的作品,苏轼的诗多表现出豪放与自由,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细腻,反映出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浪淘沙·绿树转鸣禽 感皇恩·景物一番新 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 杏花天 点绛唇·蓼岸西风 别怨·娇马频嘶 祝英台近(武陵寄暖红诸院) 御街行(夜雨) 长相思·花飞飞 小重山 秋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申控 凉浆 三山二水 包含瓴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利时及物 痴箭 心字底的字 以泽量尸 川字旁的字 拾人唾余 邦国殄瘁 挟长挟贵 淫酒 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