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8:59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作者:苏轼 〔宋代〕
诏语春温昨夜班,
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
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
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
火急开撙及尚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的感慨,昨夜的诏语如同春风拂面,屋顶上鸟儿的鸣叫声响起,仿佛在呼应着春天的到来。在梦中游玩,醒来时发现月光透过帷帐,仿佛在庆祝着雨水的到来,诗句仿佛云雾缭绕在山间。我白发苍苍,依靠在你的身边,而你却正是青春洋溢,眉间散发着生机。凤池的故事让我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而如今在紧急的事务中,也要保持那份闲适的心境。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穆父舍人之间的互动中,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从“昨夜班”的温暖到“屋头鸣鴃”的清脆,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诗中“游仙梦觉月临幌”一语,既展示了诗人对梦境的向往,也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后半部分通过对比,诗人以“白头”自喻,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青春的赞美。尤其是“凤池故事同机务”一句,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悠闲与急迫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心理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温暖与友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在忙碌中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昨夜班”指的是:
A. 春天的温暖
B. 昨天的班级
C. 夜晚的星星
“怜我白头”中“白头”指的是:
A. 年轻
B. 老年
C.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王维的作品,苏轼的诗多表现出豪放与自由,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细腻,反映出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