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57
落魄三月罢,
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
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
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
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
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
铜驼夜来哭。
春天已经过去三月,
我去东家寻花。
谁为春天的离去而作曲哀歌,
在洛河岸边,铜驼悲鸣。
桥南有很多骑马的客人,
北山有许多古老的人。
客人们在酒杯中畅饮,
铜驼却悲伤着千万个春天。
生世之间不要徒劳无功,
风吹熄了盘中的蜡烛。
厌倦了看到桃树的欢笑,
铜驼在夜里哭泣。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而被后人称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独特性,语言华丽,意象丰富。
《铜驼悲》写于李贺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困顿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李贺在失意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铜驼悲》是一首充满哀伤与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感。开头的“落魄三月罢”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寻花去东家”则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通过铜驼这一意象贯穿全篇,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离去,也暗示了内心的悲伤。铜驼的悲鸣象征着对过往时光的哀叹,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叹生世的不易。“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更是引人深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尽量不让生命的光辉被无谓的事情所掩盖。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情感的表达也愈加丰富。李贺通过对铜驼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思索与忧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铜驼悲》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贺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铜驼”象征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游子的快乐
C. 失落与哀伤
D. 友谊的珍贵
“生世莫徒劳”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渴望
B. 对时间的珍惜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过往的怀念
李贺《铜驼悲》与杜甫《春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