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月逐人来 惠山山麓谒睢阳祠

《明月逐人来 惠山山麓谒睢阳祠》

时间: 2025-05-02 07:33:46

诗句

坏廊径仄,哀湍响激。

松杉外、层层夜色。

悲歌南八,箭著浮图甓。

铁像贺兰苔涩。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

依稀见、云旗下食。

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

又认戍楼闻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3:46

原文展示:

坏廊径仄,哀湍响激。
松杉外层层夜色。
悲歌南八,箭著浮图甓。
铁像贺兰苔涩。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
依稀见云旗下食。
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
又认戍楼闻笛。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写了一条狭窄的破旧小路,伴随着哀伤的水流声。夜色层层叠叠地笼罩着松树与杉树。在这悲凉的景象中,远处传来南方的悲歌,仿佛是箭矢射中了那浮雕的塔石。那铁铸的像在苔藓的覆盖下显得格外湿滑。我斟了一杯茶,几道黛色的茶汤沉淀在杯中。隐约中,我看到云下有食物的影子。正值潭水清澈之时,突然一阵急风吹来,仿佛龙在水底咆哮。而我又听到了戍楼传来的笛声。

注释:

  • 坏廊径仄:坏了的小路弯弯曲曲。
  • 哀湍响激:水流声悲哀且激荡。
  • 浮图甓:指浮雕的塔石。
  • 贺兰苔:指生长在铁像上的苔藓。
  • 黛沈:深黛色的茶汤。
  • 龙啸潭风急:形容潭水因急风而波动,仿佛龙在咆哮。
  • 戍楼:边防的哨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仲明,号天纵,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才出众而受到重视。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历史的感怀。

创作背景:

《明月逐人来 惠山山麓谒睢阳祠》创作于清代,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游历于惠山,谒拜睢阳祠,怀古思今,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坏廊径仄,哀湍响激”引入,描绘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幽暗与孤独,给人一种错落的空间感。接着“松杉外层层夜色”,将夜色的层次感与松杉的挺拔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悲歌南八”一语,瞬间将悲情引入,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悠远与人事的无常。诗中通过“箭著浮图甓”,将悲歌与浮雕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不变。接下来的“铁像贺兰苔涩”,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铁像被苔藓覆盖,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则是诗人自我调适的表现,通过饮茶来平复内心的情绪,也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的释然。至于“依稀见云旗下食”,则让人感知到一种模糊而又渴望的希望。结尾部分“又认戍楼闻笛”,再次回归到孤独的环境中,笛声在戍楼中回荡,似乎在召唤着过去的回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坏廊径仄:小路狭窄且损坏,暗示行走的艰难与孤独。
  • 哀湍响激:水流声悲伤而激烈,反映出诗人的心情。
  • 松杉外层层夜色:夜色笼罩,层层叠叠,营造出神秘感。
  • 悲歌南八:南方的悲歌,暗示历史的伤痛。
  • 箭著浮图甓:箭矢射中浮雕,象征着历史的冲击与变迁。
  • 铁像贺兰苔涩:铁像生苔,时间的痕迹,表现出岁月的无情。
  •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饮茶自我调适,体现内心的平静。
  • 依稀见云旗下食:模糊的希望,象征对未来的渴望。
  • 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潭水的急风,形象化的自然力量。
  • 又认戍楼闻笛:戍楼的笛声,暗示着孤独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龙啸潭风急”,将潭水的急流比喻为龙的咆哮,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松杉、夜色、茶汁等意象,营造出诗的氛围,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孤独与思索中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松杉:象征着坚韧与孤高,暗示诗人内心的坚强。
  • 夜色:代表着神秘与未知,反映出诗人的迷惘与思考。
  • 茶汁: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调适。
  • 龙啸:自然力量的象征,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坏廊径仄”指的是什么?

    • A. 小路宽阔
    • B. 小路狭窄
    • C. 小路平坦
    • D. 小路光滑
  2. “哀湍响激”中的“湍”指的是:

    • A. 平静的水流
    • B. 激荡的水流
    • C. 沉静的湖泊
    • D. 温暖的泉水
  3. 诗中的“斟得一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愤怒
    •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色与思念的主题,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
  • 李白《静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意象精炼,情感真挚。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夜色与思念主题下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诗集》

相关查询

秋霁分韵得中字 秋霁·癸未,一九四三年。和慈博市桥候潮,用梅溪韵 秋霁 林子有求题填词图,京沪道中用梅溪韵填此解 秋霁 园夜卧雨,莼鲈之思益深,和梅溪 秋霁 九日 秋霁登楼 秋霁观野物 秋霁 秋霁 与及门诸子载酒北郭,作展重阳。和梅溪韵 秋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赏的词语有哪些 趋蹡 米字旁的字 因敌制胜 刀字旁的字 天仙 鲁阳挥日 冯谖三窟 静脉 金字旁的字 不可救疗 齒字旁的字 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敢高攀 牙字旁的字 宦海浮沉 丹青过实 包含于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