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54
施枢《昨夜》
昨夜阴风刮地鸣,乱敲窗纸梦魂惊。
壁寒剥落泥成片,屋老漂摇瓦作声。
野市霜明人迹险,官河水冷客舟横。
翻思带甲眠戈者,何幸吟身傍帝城。
昨夜阴风在地上呼啸,打得窗纸乱响,惊醒了我的梦魂。
墙壁寒冷,剥落的泥块成片,老旧的房屋摇晃着,瓦片发出声响。
野外集市上霜明人迹稀少,官河水冷,客船横在水面。
我不禁想到那些披甲带戈的战士,他们何等幸运,能身处帝王之城吟唱。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情感深邃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反映了诗人在孤独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背景可能是在战乱频繁的年代,结合个人的感受与时代的背景。
施枢的《昨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想象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昨夜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的“昨夜阴风刮地鸣”,给人一种寒冷、凶险的感觉,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壁寒剥落泥成片”,进一步突显了环境的恶劣与房屋的破败,显然是对生活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社会的思考,通过“野市霜明人迹险,官河水冷客舟横”描绘了社会的冷清与人们生活的艰难,表现出对人世间冷漠的感受。最后一句提到“翻思带甲眠戈者”,将视角转向战士,表现出对战士的敬佩与羡慕,暗含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无奈,赞美那些能在帝王城中自由吟唱的人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对自由、勇敢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带甲眠戈者”指的是谁?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____)的。
判断题:诗中的“霜明人迹险”形容的是冷清的集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枢的《昨夜》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施枢更注重环境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