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22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 韩愈
山公自是林园主,
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
不因丞相几人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林园主的钦佩和对前贤的感慨。山公是林园的主人,他感叹前人的创造精神。在幽深的岩洞里,门被紧紧锁住,这样的地方,除了丞相,几乎没有人知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大诗人、散文家,韩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应李相公的邀请而作,李相公可能是当时的某位官员,因而诗中提到的“丞相”也可能是对李相公的尊称。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前贤创造精神的敬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开头两句“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也透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山公的形象中,寄托了对过去创造力的惋惜和对当下的反思。
“岩洞幽深门尽锁”一句,展示了自然的深邃和神秘,这种神秘感让人产生了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而最后一句“不因丞相几人知”则引发了对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真正的美好与深邃常常被世俗的权力所忽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描绘山公与前贤的形象,诗人探讨了创造力与智慧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公”是指谁?
A. 山中的神灵
B. 古代的贤人
C. 丞相
D. 诗人自己
诗中提到的“前贤”指的是?
A. 现代人
B. 古代的有德之人
C. 自然的主宰
D. 诗人的朋友
“岩洞幽深门尽锁”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知的恐惧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对前人的哀悼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