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时间: 2025-05-07 22:31:22

诗句

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不因丞相几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22

原文展示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 韩愈

山公自是林园主,
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
不因丞相几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林园主的钦佩和对前贤的感慨。山公是林园的主人,他感叹前人的创造精神。在幽深的岩洞里,门被紧紧锁住,这样的地方,除了丞相,几乎没有人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公:指山中的神灵或山的主宰。
  • 林园:指树林和园林,通常与自然景色有关。
  • 岩洞:山中的洞穴,隐秘而深邃。
  • 丞相:古代官职,地位显赫。

典故解析:

  • “前贤”:指古代的贤人,常用以指代那些有德行、有才华的先辈。
  • 诗中提到的“丞相”,可以理解为贤明的统治者或领导者,象征着对智慧和权力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大诗人、散文家,韩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应李相公的邀请而作,李相公可能是当时的某位官员,因而诗中提到的“丞相”也可能是对李相公的尊称。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前贤创造精神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开头两句“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也透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山公的形象中,寄托了对过去创造力的惋惜和对当下的反思。

“岩洞幽深门尽锁”一句,展示了自然的深邃和神秘,这种神秘感让人产生了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而最后一句“不因丞相几人知”则引发了对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真正的美好与深邃常常被世俗的权力所忽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公自是林园主”:山公作为林园的主宰,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2. “叹惜前贤造作时”:表达对古人创造成就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 “岩洞幽深门尽锁”:岩洞的隐秘与深邃,暗示着自然的奥秘与人类无法完全掌握的未知。
  4. “不因丞相几人知”:反映了对智慧与权力的思考,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忽视。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山公赋予主宰的地位,体现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如“山公”若隐喻对自然力量的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描绘山公与前贤的形象,诗人探讨了创造力与智慧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公:象征自然的灵性与主宰。
  • 林园:代表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 岩洞:隐喻自然深邃的奥秘与人类的探索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公”是指谁? A. 山中的神灵
    B. 古代的贤人
    C. 丞相
    D. 诗人自己

  2. 诗中提到的“前贤”指的是? A. 现代人
    B. 古代的有德之人
    C. 自然的主宰
    D. 诗人的朋友

  3. “岩洞幽深门尽锁”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知的恐惧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对前人的哀悼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美,感悟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韩愈与王维:韩愈以直白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而王维则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淡雅的情境见长。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家傲 望钱塘江 渔家傲 颐和园瞻望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送李彦恢宰旌德) 渔家傲·蕙死兰枯篱菊槁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筐箧中物 鸟钞求饱 韋字旁的字 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鋭利 日理万机 中外孙 描摹 生死荣辱 佛庐 枕鸡 竹字头的字 蜂缠蝶恋 立刀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