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4:02
玄发新簪碧藕花,
欲添肌雪饵红砂。
世间风景那堪恋,
长笑刘郎漫忆家。
明镜湖中休采莲,
却师阿母学神仙。
朱丝误落青囊里,
犹是箜篌第几弦。
黑发新插着碧藕花,
想要在肌肤上添上雪白的红砂。
世间的风景何必去恋恋不舍,
只长笑着,刘郎漫漫回忆家乡。
在明镜湖中不再采莲,
却向母亲学习做神仙。
朱色丝线不小心掉进青囊里,
依然是箜篌的第几根弦。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擅长写道教题材的诗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充满哲理,常常表露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施肩吾赠送给女道士郑玉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女性修道者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道士的优雅风姿,表达了施肩吾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开篇以“玄发新簪碧藕花”描写女道士的美丽形象,展现了她的清新脱俗;而“欲添肌雪饵红砂”则暗示她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既渴望世俗的美丽,又向往神仙的境界。接着,诗人以“世间风景那堪恋”表明对世俗花前月下的无奈和看透,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明镜湖中休采莲”体现女道士对自然的亲近,而“却师阿母学神仙”则是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展现了她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抉择。最后两句“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则引人深思,似乎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的道路上有失误,但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章,象征着生命的继续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的推崇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明镜湖中休采莲”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丝”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的超脱,但施肩吾的作品更强调道教的内涵与女性的独立精神,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