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1:35
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触鼻无从觅,年林小缀黄。
旋开三两粟,已作十分香。
入夜偏相恼,挽先有底忙。
移床月枝下,坐对略傅觞。
在昌英叔家门外,小树上的木犀花早早地开了。
轻轻一嗅,却找不到花香,树上只点缀着几片黄叶。
花蕾刚开几朵,已经散发出浓浓的香气。
入夜时分,香气更显得躁动,似乎催促着人们忙碌起来。
我把床移到月光洒下的树下,坐着对着酒杯,稍微浸润一下心情。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诗名扬,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风受陶渊明影响,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对自然细致观察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木犀花早开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以昌英叔门外的小树木犀为引子,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表达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触鼻无从觅”引入,表现了对木犀香气的渴望与失落,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通过“旋开三两粟,已作十分香”描绘出木犀花的早开与其香气的浓郁,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富有生命力的春天气息。
而后半部分诗歌的情感逐渐转向,通过“入夜偏相恼,挽先有底忙”,诗人似乎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急切,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移床月枝下,坐对略傅觞”,则是诗人选择在月光下独自品酒,享受宁静而又美好的时光。这种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示了杨万里诗作的魅力与深度。
该诗通过描绘小树木犀的早开,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它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宁静的心境。
诗中提到的小树是什么花?
诗人为何将床移至月光下?
诗中提到的“旋开三两粟”是指什么?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杨万里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自然的观察,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理想的生活状态和人文情怀。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